2023年全國乙卷高考作文解析
2023-06-07 12:20:24網絡整理
全國乙卷寫作試題“一花獨放不是春”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的。
以上兩則材料出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了普遍的道理。請據此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作文在審題立意上都沒有設置障礙,但是需要考生從材料出發,寫出“普遍的道理”。
材料所給的是個例和個人的名言,需要對其進行加工和深化。
兩則材料都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體現了政策的導向性。分別為:2023年3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并發表題為《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的主旨講話。習近平強調,任何國家追求現代化,都應該秉持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贏之路。走在前面的國家應該真心幫助其他國家發展。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主題演講,都體現了政策對高考命題的導向性。
材料一中,“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該句講的是為謀求自身發展,而阻擋他人、他國發展,最終只能兩敗俱傷。表明損人不利己不是正確的價值選擇,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應該互惠互利,勠力同心,才能實現雙贏。
材料二中,“一花”強調個體、部分,“百花”強調群體、整體,“一花”和“百花”之間具有辯證關系,彼此相互聯系。“一花”之美是在“百花”中得到凸顯的,否則既難以一枝獨秀,也不能絢爛整個春天;而“百花”之春又是建立在“一花”的基礎上的,無數盛放的“一花”共同形成了春滿園的盛景。花是如此,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不同國家之間的聯系,人與集體、人與社會的關系,莫不如此。
材料一說的是“不應怎樣”,可用于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也可用于人與人的相處。材料二提供了行動思路,借“一花”和“百花”說明部分和整體、個體與群體的辯證關系。兩則材料并舉,又構成對話關系。試題引導青少年胸懷國之大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考生寫作空間大,可切入角度多。考生在把握試題內容的基礎上,辯證分析即可。
考生可從政治、經濟、文明、文化、生態保護等方面多角度展開分析。如:可從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角度思考;可結合中美矛盾升級,核心技術領域“卡脖子”的問題角度進行思考;也可從經濟合作互惠互利、實現雙贏的角度思考;還可從齊心協力共同致力于生態保護的角度;等等。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