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教育創新年會開幕 多方熱議數智化時代下的教育變革
2023-05-25 10:01:52網絡資源
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正逐漸改變著人類勞動方式,社會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陡增,數字化的時代巨浪給教育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5月18-21日,2023第八屆教育創新年會暨第十屆慧湖教育國際化論壇(以下簡稱“年會”)在蘇州西交利物浦大學舉辦,匯聚了近700位來自高等教育、新職業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實踐者、研究者和產業代表,共同探索教育數字化、智能化建設的新思路。
在開幕式致辭中,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淼(下圖)對西浦的教育實踐和發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她談到:“本屆教育創新年會不僅邀請到了全學段的教育專家,學者和實踐者,分享前沿教育理論和優秀的教育實踐,也邀請了產業界的行業領軍人物與教育者進行深入對話。”
“希望西浦作為教學創新的先行者,能繼續為教育在新時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開拓新的思路,踐行新的理念。”
數智化時代下的高校人才培養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下圖)從西浦的教育生態布局出發,分享了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為未來教育轉型提供技術支撐的背景下,大學應該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強大的功能來重塑教育。
席酉民教授指出:“大學要積極運用新技術改善教學方法和資源管理,提高學習效果和教育質量。其次,注重加強素養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能力,如創新思維、跨學科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此外,重塑育人場景,創造富有啟發性和互動性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終身學習。最后,要推動教育國際化,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跨文化領導力的人才,以適應日益多元化的社會需求。”
當前,西交利物浦大學致力于培養具備行業背景的專業精英和專業基礎的行業精英,并在探索未來大學的新模式、未來校園的新形態以及大學多校園運行模式方面做出努力。
席校長強調,“西浦正在積極推動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和新職業教育的相互融通與合作,以適應當今不斷變化的教育需求和社會環境。”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魏江教授(下圖)以浙大“商學+”教育生態系統的新方案為例,介紹了學院人才培養的定位。他提到:“數智化背景下的高質量人才應具備扎實的學術基礎和跨學科的知識儲備,擁有在復雜的商業環境中提出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他們也應具備領導團隊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關注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要充分利用各個學科的優勢,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科學充分體現在全培養的過程中,培養創新型、領導型高質量人才。"
數字化賦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蘇州市職業大學副校長孫學文(下圖)認為,培養學生的數字素養是當下新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一。“首先,要以數字化賦能學校治理,在多個方面、多個層次、多個領域進行教育數字化轉型,以全面提升校園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其次,要以數字化賦能專業建設,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類編制和優化,聯合企業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適應人才培養數字化、信息化需求。最后,要以數字化為動力,加強區域數字資源建設,同時開展學習培訓,以培育適應‘數字社會’需求的人才。”
數智時代下基礎教育需培養孩子“三種能力”
倫華教育總校長曹倫華(下圖)分享了ChatGPT給教育各界帶來的問題和機遇。他強調,在數智時代的基礎教育中,應著重培養孩子三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培養孩子的人機協作能力。我們需要為孩子們提供學習的機會和展示的平臺,培養他們認真細致、勇于探索和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幫助他們學會善用技術。其次是團隊協作,比如通過畢業典禮和迎新晚會等活動,讓孩子們學會自我分配和協作。最后,學校應設計心理課程,充分重視學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
西浦未來教育學院執行院長張曉軍博士(下圖)表示:“本屆年會同步聚焦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等不同成長階段,并與產業界共話數智化時代下的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問題,希望能夠促使教育各界重新思考如何支持快速變化的學習需求和人的成長。”
第八屆教育創新年會通過主題演講、專題分享、圓桌論壇和工作坊等多元化形式,系統呈現高等教育、新職業教育和基礎教育的教育教學前沿理念和優秀實踐,話題涵蓋“創新的格調-數智化時代下面向未來的教育改革”、“面向‘全球數字公民’的基礎教育發展與創新暨‘長三角名校長論壇’”和“新職業教育視域下的人機協同與職普融通”等話題。
本屆年會還設有“尋找新時代中國杰出教育家”首屆活動回顧、高校教師發展中心可持續發展聯盟第六屆理事大會暨校長高峰論壇和第八屆西浦全國大學教學創新大賽決賽等精彩活動及賽事。
本屆年會由西交利物浦大學主辦,西交利物浦大學領導與教育前沿院(ILEAD)承辦,澳門同濟慈善會北京辦事處、高校教師發展中心可持續發展聯盟支持。
(通訊員:金曉艷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