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彈力知識點整理
來源:網絡資源 2023-04-26 17:15:45
彈力產生原因:發生形變的物體想要恢復原狀而對迫使它發生形變的物體產生的力。
1、定義:
直接接觸的物體間由于發生彈性形變(即是相互擠壓)而產生的力.
2、產生條件:
直接接觸,有彈性形變。
3、方向:
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的形變方向相反(與形變恢復方向相同),作用在迫使物體發生形變的物體上。彈力是法向力,力垂直于兩物體的接觸面。具體說來:(彈力方向的判斷方法)
(1)彈簧兩端的彈力方向,與彈簧中心軸線重合,指向彈簧恢復原狀的方向。其彈力可為拉力,可為壓力;對彈簧秤只為拉力。
(2)輕繩對物體的彈力方向,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即只為拉力。
(3)點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過接觸點垂直于接觸面(或接觸面的切線方向)而指向受力物體。
(4)面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而指向受力物體。
(5)球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在接觸點與球心的連線上而指向受力物體。
(6)球與球相接觸的彈力方向,沿半徑方向,垂直于過接觸點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體。
(7)輕桿的彈力方向可能沿桿也可能不沿桿,桿可提供拉力也可提供壓力,這一點跟繩是不同的。
(8)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利用平行條件或動力學規律判斷.
說明:
①壓力、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若是曲面則垂直過接觸點的切面)指向被壓或被支持的物體。
②繩的拉力方向總是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③桿既可產生拉力,也可產生壓力,而且能產生不同方向的力。這是桿的受力特點。桿一端受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桿的方向。
4、彈力的大小:
①彈簧、橡皮條類:它們的形變可視為彈性形變。
(在彈性限度內)彈力的大小跟形變關系符合胡克定律遵從胡克定律力F=kX。上式中k叫彈簧勁度系數,單位:N/m,跟彈簧的材料、粗細,直徑及原長都有關系;X是彈簧的形變量(拉伸或壓縮量)切不可認為是彈簧的原長。
②一根張緊的輕繩上的張力大小處處相等。
③非彈簧類的彈力是形變量越大,彈力越大,一般應根據物體所處的運動狀態,利用平衡條件或動力學規律(牛頓定律)來計算。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