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創辦私學的背景是怎樣的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3-01-31 20:35:46
孔子開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教育的對象,不分地區、不分貴族與平民,都可以入學。這一主張適應了當時士階層的興起,順應了文化下移的歷史潮流,在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
1孔子辦私學的具體背景
孔子創辦私學,是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分不開的。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時期。西周后期“學在官府”的教育走向衰落,而適應新形勢需要的新教育形式私學開始興起。而“士”的出現,則是私學興起,造成“文化下移”的社會基礎。
2孔子辦私學的原因是什么
私學,是中國古代私人辦理的學校,與官學相對而言。私學產生于春秋時期,孔子雖非私學的首創者,但以孔子私學規模最大,影響最深,歷時兩千余年,在中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它沖破西周以來"學在官府"、學校教育為官府壟斷局面,擴大了教育對象。其次,私學是專門的教育場所,這就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師合一的舊官學教育體制,使教育成為一種獨立的活動。私學使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得到新的發展。最后,私學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促進了先秦教育理論的發展。
孔子創辦私學的原因,一是復雜動蕩的局勢為私學的興起提供了社會土壤;二是孔子從政失敗,壯志難酬,轉而創辦私學,通過廣收弟子宣傳自己的主張。孔子的私學有“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教學;培養君子等特色,在中國教育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3孔子的簡介是怎樣的
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相關推薦:
高考歷史知識點匯總
2023年春晚歷史考點:節目《一帶繁華一路歌》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