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共和國政治制度的特點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3-01-31 20:15:24
羅馬共和國政治制度的特點:羅馬共和國的政治制度,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羅馬共和國的政治制度規定,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部族大會由平民和貴族構成。
1羅馬共和國政治制度的評價
縱觀整個人類文明史,很難在古羅馬時期評價這種迭代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著名史學家威廉·麥克尼爾曾評價古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政府是個集貴族政治、寡頭政治和民主成分于一體的奇特混合物。”
另一位史學家馬文·佩里對古羅馬政治制度的評價是:“它超越了城邦狹隘的政治框架,創立了一個將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國家合為一體的世界國家。”
古羅馬的政治制度確實有一種獨特地混合,融匯了進步與落后、實效與冗雜,卻難能可貴的符合古羅馬社會的發展,也正是勇于創新,勇于依照自身適宜程度而變更的精神,將整個羅馬的政治制度分為了三個部分。
2羅馬共和國的建立時間
羅馬共和國建立的時間是公元前510年。
羅馬共和國建立時間是公元前510年,公元前27年滅亡。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在公元前510年,羅馬人驅逐當時的羅馬王國的最后一位國王塔克文和他的家人,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的歷史和特點:
古羅馬共和國在歷史上存在了大約480年左右的時間,這一段時間內古羅馬帝國十分強大,他們經常進行對外的侵略戰爭。在這個時期,古羅馬人創建了共和制這種政治體制,共和制的創立是受到古希臘哲學和古典自然觀的深刻影響,最終將共和政體作為管理的主要體制形式,這種共和政體對于權利的分配和制約值得我們學習。
3羅馬共和國滅亡的原因
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是缺乏強大的核心民族和同化能力,以及東西發展極度不平衡,最后形成了羅馬和君堡,拉丁語-希臘語兩個統治核心,語言都不通,文化都不統一,直接導致了后期的分裂。東西方之間的聯系是單向的。大帝國,都得講究一個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才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遍又一遍的死灰復燃。
相關推薦:
高考歷史知識點匯總
2023年春晚歷史考點:節目《一帶繁華一路歌》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