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酶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3-01-31 16:51:41
針對高等植物的研究,即擁有真核細胞結構,則光合作用發生在葉綠體中,與光合作用相關的酶就分布在葉綠體中。綠色植物有葉綠體,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光反應的酶在葉綠體的囊狀結構薄膜的表面;暗反應的酶在葉綠體的基質里面,懸浮狀。
1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
光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一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能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叫做光反應階段。光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是在葉綠體內的類囊體上進行的。
暗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二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沒有光能也可以進行,這個階段叫做暗反應階段。暗反應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是在葉綠體內的基質中進行的。光反應階段和暗反應階段是一個整體,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二者是緊密聯系、缺一不可的。
2光合作用有什么意義
1.將太陽能變為化學能。植物在同化無機碳化物的同時,把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在所形成的有機化合物中。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陽能約為,約為人能所需能量的10倍。有機物中所存儲的化學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異養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類營養和活動的能量來源。
2.把無機物變成有機物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規模是非常巨大的。據估計,植物每年可吸收CO2約合成約的有機物。地球上的自養植物同化的碳素,40%是由浮游植物同化的,余下60%是由陸生植物同化的。人類所需的糧食、油料、纖維、木材、糖、水果等,無不來自光合作用,沒有光合作用,人類就沒有食物和各種生活用品。
3.維持大氣的碳-氧平衡
大氣之所以能經常保持21%的氧含量,主要依賴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過程中放氧量約)。光合作用一方面為有氧呼吸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的積累,逐漸形成了大氣表層的臭氧(O3)層。臭氧層能吸收太陽光中對生物體有害的強烈的紫外輻射。
3葉綠體的形態特點
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細胞內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一種質體。質體有圓形、卵圓形或盤形3種形態。葉綠體含有葉綠素a、b而呈綠色,容易區別於另類兩類質體──無色的白色體和黃色到紅色的有色體。葉綠素a、b的功能是吸收光能,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
葉綠體扁球狀,厚約2.5微米,直徑約5微米。具雙層膜,內有間質,間質中含呈溶解狀態的酶和片層。片層由閉合的中空盤狀的類囊體垛堆而成,類囊體是形成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所必需。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