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囊體有什么作用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3-01-31 16:46:03
類囊體是光合作用中光反應進行的場所。類囊體是組成葉綠體的內部結構,與葉綠體相連,只有一層膜。類囊體是單層膜圍成的扁平小囊,沿葉綠體的長軸平行排列。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和電子傳遞鏈組分,又稱光合膜。
1類囊體的作用
類囊體薄膜上分布著很多色素,如:葉綠素a、b等,這些色素可以吸收光,如:紅光、藍紫光等。(故如果類囊體增多的話,可以增大受光面積。)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兩個方面,1:水的光解;2:ATP的合成。另外,類囊體薄膜上也含有很多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基粒和類囊體的區別
概念不同,1、基粒和菌。2、類囊體:類囊體分布在葉綠體基質和藍藻細胞中,是單層膜圍成的扁平小囊,也稱為囊狀結構薄膜。
作用不同,1、基粒:中心粒和基粒是細胞的微管組織中心,其功能與分裂細胞之紡錘體以及纖毛和鞭毛微管的形成有關。
2、類囊體: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光驅動的水的分解,并以此建立光合電子傳遞鏈所需的電子以及質子梯度。由光系統俘獲的的光所驅動的水分解反應發生在類囊體膜的內側。在該反應中順便產生的氧氣被釋放到大氣中。
3光反應為什么在葉綠體內的類囊體上進行
所謂光反應指的是光在被葉綠體色素(包括類胡蘿卜素和葉綠素)吸收后轉化為光能然后水的光解和ATP合成的過程,這其中最關鍵一步就是光能的吸收光能的吸收是有類囊體薄膜上的色素完成的,所以光反應在類囊體上進行回答問題的時候回答光反應在類囊體上進行是不行的,必須回答在基粒上活著在類囊體薄膜上才行
4類囊體薄膜是什么
類囊體分布在葉綠體基質和藍藻細胞中,是單層膜圍成的扁平小囊,也稱為囊狀結構薄膜。沿葉綠體的長軸平行排列。類囊體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和電子傳遞鏈組分,“光能向活躍的化學能的.轉化(光反應)”在此上進行,因此類囊體膜亦稱光合膜。
個人見認為其實類囊體薄膜就是光合作用中光反應進行的場所,因為上面有光合色素,可以吸收光能來產生ATP,氧氣跟還原氫,其中ATP跟還原氫提供給暗反應。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