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保護方式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3-01-31 08:56:11
生物多樣性是描述自然界多樣性程度的一個內容廣泛的概念,不同學者對生物多樣性有不同的定義。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及其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綜合。生物多樣性通常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
1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措施
1、就地保護:大多是建自然保護區,比如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等。
2、遷地保護:大多轉移到動物園或植物園,比如,水杉種子帶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園種植等。
3、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
4、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宣傳和教育。
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1)直接價值:生物為人類提供了食物、纖維、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產原料。
(2)間接使用價值: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在生態系統中,野生生物之間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它們共同維系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提供了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如:食物、水和呼吸的空氣),保護人類免受自然災害和疾病之苦(如,調節氣候、洪水和病蟲害)。野生生物一旦減少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要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也就要受到影響。
(3)選擇價值。選擇價值也是潛在價值。今天,沒有人敢確定現在還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種在將來也不會有利用的價值。栽培植物的野生親緣種究竟能提供多少對農林業發展有用的遺傳材料也很難確定。
3生物多樣性的含義
生物多樣性通常包含三層含義,即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狹義的遺傳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遺傳(基因)變化,亦稱為基因多樣性。
廣義的遺傳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遺傳信息的總和。物種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鐘類(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豐富性,即物種水平的生物多樣性及其變化,包括一定區域內生物區系的狀況(如受威脅狀況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維持機制等。生態系統多樣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態過程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的內生境差異、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性等。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