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3-01-30 19:44:49
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的區別主要是看結晶的物質,若該物質的受熱易分解,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很大,比如說一些有機鹽只能用降溫結晶方法來結晶。若這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受熱時比較穩定,比如說NaCl,只能用蒸發結晶的方法了。
1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的區別
1、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的區別是:降溫結晶和蒸發結晶的原理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的條件也不相同。降溫結晶原理是通過降低溫度獲得析出溶質也就是冷卻熱飽和溶液,需要的蒸發條件是結晶溶質溶解度需要隨著溫度升高增加,并且先進行蒸發然后再降溫結晶。
蒸發結晶原理是蒸發溶劑使溶劑由不飽變為飽和狀態也叫蒸發溶劑法,通過蒸發過剩的溶質無法溶解在溶劑內會呈晶體析出。所以結晶條件需要足夠的熱源,維持溶液蒸發。
2、蒸發結晶直接在蒸發皿中加熱蒸發溶液至出現大量晶體(或有晶膜出現)即停止,用蒸發皿的余熱將剩余的溶劑蒸干。而降溫結晶先要加熱濃縮得到熱飽和溶液,然后趁熱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再冷卻結晶,過濾,得到的晶體中還可能含有其他雜質,若要進一步提純,再進行重結晶。
3、蒸發結晶:溶解度不變,減少溶劑,溶質析出。而降溫結晶:隨溫度降低,,溶解度減小,溶質析出。
2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的過程
蒸發結晶的步驟,加熱蒸發溶劑,使溶液由不飽和變為飽和,繼續蒸發,過剩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收集固體,并裝瓶。蒸發是指將溶液中的溶劑通過升溫的方式讓溶劑脫離溶質的過程;結晶是溶質聚合變為固體(晶體)的過程。
蒸發結晶的步驟,將液體倒入坩堝中(具體實際具體分析,如果是NaOH則在鐵坩堝中)用酒精燈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不攪拌.待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將晶體冷卻至室溫.(注意,不能將容器內液體全部蒸干.停止加熱后也要用玻璃棒攪拌至室溫.)
蒸發結晶的原理:溶劑不斷減少→濃度升高→到達飽和濃度→析晶降溫結晶的原理:溫度降低→溶解度下降→溶解度降至當前溶液濃度→析晶蒸發結晶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