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融化的原因有哪些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3-01-30 19:04:51
冰在標準大氣壓下 (≥0) 吸收周圍的熱量,使其體積增加,便化成了水。當環境溫度高于零度時,冰的溫度升至 0 ℃ 時開始融化。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 0 ℃ ,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在常壓環境下,冰的熔點為0℃。(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1冰融化的原因有哪些
冰融化成水屬于物理變化。這是一個吸熱過程,同時會導致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水分子間存在氫鍵,溫度越高,水分子間距越大,這是在水是液體的情況下。水在結冰的時候,分子間的間隔應該變小,但因為有氫鍵的存在,斥力大于引力,所以間隔反而大了,所以冰融化成水時,氫鍵引力大于斥力,所以間隔小了。
冰是晶體,晶體熔化的條件有兩個:溫度達到其熔點(冰的熔點是0攝氏度);繼續吸熱。只要冰不斷吸收熱量,溫度就會逐漸升高到熔點,然后繼續吸熱,就能熔化。冰吸收熱量(就是物體內能增?)的方法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是等效的。
外界物體對冰做功,冰的內能增加;反之,冰對外界物體做功,冰的內能減少。這種情況就是外界有物體對冰做功,冰就會熔化(也就是摩擦生熱的原理)。
2冰減慢融化的方法
1、降低周圍環境溫度。如果外界的溫度跟冰塊的溫度相同,那么既不用擔心冰塊融化,也不用擔心它會凍結;當外界溫度高于冰塊溫度時,如果想要減慢冰塊的融化速度,就降低兩者的溫差;如果改變不了溫差,就減少冰塊的熱導效應。
2、用鋁箔鋪滿容器,要知道鋁箔的反光性很強,還能阻隔環境中的高溫熱,所以在裝冰塊的容器里鋪上鋁箔,就可以減緩冰塊融化時間。
3、將冰塊放進不良導體內。冰塊吸熱后才會融化,把冰塊放到像衣服、棉被、玻璃、皮革、羽毛等不良導體內,可以阻礙冰塊吸熱的速度,達到不會融化的效果。
4、向冰里加鹽(氯化鈉)可以降低冰的融化點。純水可以在華氏32度(攝氏0度)的溫度條件下凝結(形成晶體)。加鹽可以干擾水形成結晶(凝結成冰)的能力。因此噴灑鹽水可以使路邊低于32華氏度的知積雪融化,制作冰淇淋時加鹽,可以使冰淇淋在低于32華氏度的溫度條件下有柔軟的口感。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