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新高考Ⅱ卷滿分作文:人生路上,揚帆遠航
2022-11-16 19:57:39高考網整理
人生路上,揚帆遠航
即將18歲的我,正以輕盈歡快的步伐邁入成年之列,正在告別父母和師長的呵護,面對未來的人生旅途,將要獨闖天涯。從小至今,我曾有無限的憧憬與想象,我想成為科學家,去探求宇宙和自然的本質,也曾想成為作家,去抒發無盡的情感與浪漫,或者成為一名畫家,將我的靈性色彩與自然相調和,涂出屬于我自己的獨特畫卷。18歲之前,我的想象飛翔于課余的教室里,飛翔于操場,飛翔于假日的田野鄉間……然而,怎樣才能把高高飛揚的夢想兌現,似乎一直未進入我思考人生的視線。幾天前,中央廣播電視臺連續播放了一組微紀錄片,那是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而作的專題,展現了一位位現實人物從學生時代,到青年,到有所成就的人生歷程。紀錄片中的每一個片段、每一個人物都深深地打動了我?茖W家不斷完善新思維,獲取新知識,以實現北斗導航系統的創新與應用,同時不忘培育下一代的科學素養;攝影家致力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讓我們建立起文化自信與發展意識;建筑家把理想與人文精神賦予一件件作品,藝術地體現了人與自然、生活與精神的和諧和持續發展。他們從學生向貢獻者跨越的、活生生的青春軌跡,深深地刻在我的頭腦中,把我拉進現實,使我多夜難眠。人生歸我,但生而為人,不僅是自我,一份社會責任擔當,一份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愿望,一份積于內心的情感幻化成未來有所作為的力量,才是人生航程中現實的風帆,伴其遠航。今天,高中即將畢業,這是人生的大考,未來我將選擇什么專業發展方向,也是過去一段時間內經常展現的問卷。今天,我已經對這一問卷有了圓滿的答案:追隨紀錄片的前輩們,去實現自我價值,為祖國,為社會,為我出生的家鄉做貢獻。我將選擇有利于鄉村發展的大學專業方向,兌現我的理想。我來自北方的山村,小時候經常聽長輩們談論家鄉,說他們兒童時曾經的滿目青山綠水,溪流中徜徉的朵朵白云,群群小魚在云中游蕩,然而與自然不相和諧的是生活非常貧窮。他們的描述也喚起我兒時無限的天真渴望,渴望帶著現在富裕的生活回到家鄉過去童話般的美麗之中。但現實中,我記憶里的家鄉已經面目全非,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的富裕,自然環境卻退化了,森林在減少,小溪不常在,連年過多的化肥農藥施用使土地板結和硬化。家鄉,這正是我的情感與現實聯系最緊密的地方。畢業后,我將回到家鄉,改善家鄉,那里才是我的理想畫布,可以繪出屬于我的美好畫卷。繪出這一美好畫卷的工具,必然是科技,學習和提高農業科學技術水平,不僅是祖國養育眾多人口的需求,也是家鄉山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出路,正如總書記在2021年5月的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關于《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講話中所指出“運用科技手段構建精準扶貧新模式,為貧困地區培育科技產業、培養科技人才。”所以,科技創新與普及應用,將是促進農村持續發展的必然方向。同時,我也懂得科學是把雙刃劍,高效農業科技同其他科技一樣,未來發展需與人文相融合,才能真正實現科技與人的可持續,實現經濟發展與價值的和諧統一。否則,正如農藥和化肥一樣,提升了產量,也破壞了土壤和健康。在發展和改善科技方面,中華民族具有優越的先天文化優勢,科學家屠呦呦正是將一千多年前中華傳統醫學與當代醫學相結合,才獲得了諾貝爾獎;當代天體物理學也證實了兩千多年前我們《道德經》中的萬物起源思想之偉大;而中華文化的“和合”與“天人合一”等系統思想,也是未來人類科技創新發展的新方向。所以,未來振興新農村的重點也在于提升人們的和諧意識,實現經濟與環境、人與自然、科學與價值的統一和平衡,這將是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創新發展領域;氐郊亦l,創新發展家鄉,將大有可為。我為之貢獻的未來的家鄉,將是這樣一幅畫卷:依山傍水、錯落有致、既具傳統特色、又有現代感的村舍民居,山腳下是雖不平坦卻規劃整潔的田園,森林再次覆蓋了群山,科學養殖和綠色高科技農業實現健康生態系統循環,一個理想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領先世界的新農村。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