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常考知識點:氨氣(NH3)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2-08-25 11:28:13
(1)氨氣的物理性質:無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比空氣輕,易液化,極易溶于水,1體積水可以溶解700體積的氨氣(可做紅色噴泉實驗)。濃氨水易揮發出氨氣。
(2)氨氣的化學性質:
a. 溶于水溶液呈弱堿性:
氨氣或液氨溶于水得氨水,氨水的密度比水小,并且氨水濃度越大密度越小,計算氨水濃度時,溶質是NH3,而不是NH3·H2O。
氨水中的微粒:H2O、NH3、NH3·H2O、NH4+、OH—、H+(極少量,水微弱電離出來)。
b. 氨氣可以與酸反應生成鹽:
①NH3+HCl=NH4Cl
②NH3+HNO3=NH4NO3
③ 2NH3+H2SO4=(NH4)2SO4
因NH3溶于水呈堿性,所以可以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氨氣的存在,因濃鹽酸有揮發性,所以也可以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氣瓶口,如果有大量白煙生成,可以證明有NH3存在。
(3)氨氣的實驗室制法:
①原理:銨鹽與堿共熱產生氨氣
②裝置特點:固+固氣體,與制O2相同。
③收集:向下排空氣法。
④驗滿:
a. 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NH3是唯一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b. 蘸濃鹽酸的玻璃棒(產生白煙)
⑤干燥:用堿石灰(NaOH與CaO的混合物)或生石灰在干燥管或U型管中干燥。不能用CaCl2、P2O5、濃硫酸作干燥劑,因為NH3能與CaCl2反應生成CaCl2·8NH3。P2O5、濃硫酸均能與NH3反應,生成相應的鹽。所以NH3通常用堿石灰干燥。
⑥吸收:在試管口塞有一團濕的棉花其作用有兩個:一是減小氨氣與空氣的對流,方便收集氨氣;二是吸收多余的氨氣,防止污染空氣。
(4)氨氣的用途:液氨易揮發,汽化過程中會吸收熱量,使得周圍環境溫度降低,因此,液氨可以作制冷劑。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