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歷史必背:現代世界,政治、經濟、思想文化
2022-08-10 11:53:44高考網整理
30、蘇聯(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經濟政策調整
(1)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蘇聯經濟建設經歷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農業集體化、工業化等政策,最終確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這種模式在戰爭期間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曾發揮過重要作用,但是,這種模式本身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或弊端,成為后來蘇聯、東歐劇變的歷史根源。
(2)針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戰后蘇聯多次進行改革。赫魯曉夫改革主要側重于農業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側重于工業方面,二者都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而戈爾巴喬夫制定經濟發展的加速戰略,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最終以蘇聯解體而告終。
31、近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機制的發展、演變
(1)第一次工業革命后,采用機器生產的工廠取代了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手工工場。資本家占有所有生產資料,控制整個生產過程,工人被嚴格地組織在工廠里,成為依附于機器的雇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要求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自由資本主義在西歐和北美發展起來。其經濟思想是自由主義政策。
(2)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企業組織形式逐漸向股份公司轉變,激烈競爭促進了企業的合并,私人壟斷組織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生活的基礎。
其經濟思想是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思想。
(3)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下,美國政府推行羅斯福新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
二戰以后,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各國政府紛紛大力干預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長足的發展。
國營企業的產生與發展、社會福利政策的普遍實施、財政與金融政策的宏觀調控等等,使當代資本主義的運行機制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其指導思想是凱恩斯主義。
32、對“冷戰”局面形成的認識
(1)三個原因:
直接原因——美蘇戰時同盟關系破裂,雙方爭霸、擴張產生矛盾;
主要原因——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
根本原因——國家利益的爭奪。
(2)三個對峙:
政治上,“杜魯門主義”與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經濟上,“馬歇爾計劃”與“經互會”;
軍事上,北約與華約。
(3)四個過程:
雅爾塔體系——奠定基礎;
兩大陣營出現——初步形成;
“杜魯門主義”出臺——“冷戰”正式開始;
北約和華約建立——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33、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趨勢
(1)從戰后雅爾塔體系確立到50年代中期:兩極格局形成,世界形勢由緩和轉向“冷戰”。
(2)從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兩極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現動蕩、分化和改組。
①6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解體,資本主義陣營也出現分化,戰后兩大陣營對峙的局面被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爭霸所代替。
②第三世界崛起并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
(3)從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從兩極向多極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蘇爭霸激烈。
(4)從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蘇矛盾緩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華約”解散,雅爾塔體系和兩極格局終結。
(5)自90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逐漸加強。
34、影響大國關系的三個因素
(1)國家利益是影響大國關系的根本因素。
(2)國際格局的變化是影響大國關系的重要因素。
(3)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異同在特定條件下影響大國關系。
35、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美國占主導
(1)金融方面,美國憑借安排戰后世界經濟秩序之機,取代英國,通過《布雷頓森林協定》確立了美元的霸權地位,建立了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新的世界貨幣體系。
(2)國際貿易方面,為了對外擴張和輸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國積極推動國際貿易的自由化,簽署《關稅與貿易總協定》,迫使英國放棄大英帝國特惠制。
美國打著相互減讓關稅的幌子,降低別國的關稅,以擴大自己的商品輸出,實際上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3)工業方面,美國擁有強大的工業力量,成為世界工廠。
(4)科技方面,戰時美國經濟的繁榮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美國在第三次技術革命中處于領先地位,加強了它在世界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36、二戰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總體特征
(1)兩個趨勢:
①經濟區域集團化。主要表現:東盟、亞太經合組織、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
②經濟全球化。表現在1995年WTO正式運轉。
③二者關系:前者是實現后者的重要步驟和途徑;后者則是前者的最終歸宿。
(2)主要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產力大大提高。
(3)雙面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也帶來風險與問題。
(4)中國抉擇: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是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融入世界經濟的必然選擇。有利于改善我國的外貿環境、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但是,加入WTO對中國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如不加快改革力度,我國的弱勢產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相關推薦:
高一歷史復習方法匯總
學好歷史必背:近代中國,政治、經濟、思想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