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和傳統高考的利弊
2022-07-21 20:36:04高考網整理
新高考取消了學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性從數學課程安排上看:學生自主選課科目的組合是可達十幾種,但學生課業負擔更重。傳統高考可以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為農村貧困生改變自己的經濟地位提供條件,但是考試制度的存在,使我們不得不有應試學習心理。大學生面臨來自社會、家庭、自我期望等諸多壓力。
1新高考的利弊
利:
1、保證教育的“公平”與“公正”
2、取消了學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性從數學課程安排上看:學生自主選課科目的組合是可達十幾種,表面上看,學生的興趣愛好是可以體現出來的。
弊:
學生課業負擔更重高考目標之一是減輕學生負擔,但從已實施的情況來看:許多科目的合格學生吃不消,級級差學生更吃不消。表現為上課打瞌睡,精神萎靡,上甲課作乙作業等,學生學習效果較差。接著,惡性循環來了:各科教師害怕其他學科教師擠占自己的學科時間,布置作業加碼,學生們陷入題海。盡管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周考、月考,但各校都以各種名目進行模擬考、周考、月考、綜合考和聯考。考試時天昏地暗,考試時日月無光,考試時幾乎吐血。同學們思考的時間少了,悟性自然就會下降。這些年來,對學生素質下降不滿的高校教師越來越多。
2傳統高考的利弊
利:
1.保證高校生源質量平衡
高校招生總人數與招生規模基本保持平衡,各高校在招生規模上基本保持均衡。
2.選拔優秀人才
就全社會而言,高考的最終目標和作用就是為社會創造和選擇人才,推動社會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有利于個人與社會的共同進步。要嚴格選拔,選拔出合格的優秀人才。
弊:
埋沒“偏科”的特長生人才
高考制度本身最終取決于總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學生在某一學科非常有天賦和專業知識,但有些學科很可怕。在計算高考總分的情況下,這些學生是不公平的。這也直接導致這些學生無法繼續在大學學習,并挖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才能。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