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 2022高考復習:高中語文修辭手法知識清單

          2022高考復習:高中語文修辭手法知識清單

          2022-03-05 10:47:37高考網整理


          高考

            一、比喻

            1、定義

            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點的某些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手法。

            2、結構

            比喻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

            3、種類

            根據比喻的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顯特征,可分為三種。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宛如、像……一樣、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聯結。

            常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是、成了、變成”等聯結。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廣場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紀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岡。

            此外,暗喻還有一些變體值得注意:

            ①修飾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以修飾與被修飾、限制與被限制的形式來體現比喻關系。例如: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以同位復指形式表現比喻關系。例如:老狐貍你不要灌迷湯。

           、圩⑨屖桨涤:本體與喻體以注釋說明的形式表現比喻關系,常用破折號連接。例如:五點鐘,上工的汽笛響了。紅磚“罐頭”的蓋子——那扇鐵門一推開……

            (3)借喻。不出現本體和比喻詞,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連用幾個喻體共同說明一個本體。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飛濺的浪花。這種叫“博喻”。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為生動;(2)化深奧為淺顯;(3)化抽象為具體。

            5.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

            本體和喻體必須有相似點,且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就不能構成比喻。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只看有沒有“像、似、是”之類的詞語。下面幾例都不是比喻句。

            (1)她的性格像母親。——同類事物作比較

            (2)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3)每當看到這條紅領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表想象

            (4)不要帶著思想包袱去工作。——詞的比喻義

            注意:

            (1)比喻要有相同點;

           。2)不是有比喻詞就是比喻句;

           。3)比喻句不管什么形式種類,喻體一定明確出現。

            二、比擬(擬人和擬物)

            1.定義

            把物當作人寫或把人當作物寫,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這種修辭手法叫比擬。通俗地講就是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種類

            (1)擬人。即把人以外的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人的動作或思想情感。例如: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雷聲。

            擬人一定要有人的動作、語言、情態或心理。

            但不是人出現了就是擬人句。

            “那河畔的金枊,是夕陽中的新娘。”這是比喻。

            紅蘋果像孩子的紅臉蛋。當然也是比喻。

            (2)擬物。

            修辭方式之一。把人擬作物或把甲物擬作乙物。

           、侔讶吮茸魑,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诎鸭资挛锂敵梢沂挛飦韺憽@洌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荷花淀》孫犁)

            拓展:比喻與擬物的區別

            所有的比喻句都有一個最明顯的標志,喻體必須出現。

            擬物中的物可以不出現。如上面的例句“涌了上來”“咆哮”“長在水里”。

            3.比擬的作用

            增強生動性和形象性,引起情感共鳴。

            4.近來試題的考查形式同比喻,這里不重復。下同。

            高中語文(id:gzyw11) 編輯整理

            三、借代

            1.定義

            不直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而是借同它密切相關的另一事物的名稱去代替,這種修辭手法叫借代。

            2.種類

            (1)用事物的特征代替。例如:①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②先生,給現錢,袁世凱,行嗎?

            (2)用具體事物代替抽象事物。例如:①舉酒欲飲無管弦。②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3)全部與部分互代。例如:①孤帆遠影碧空盡。②吟罷低眉無寫處。

            (4)用專名代替泛指。例如:①遷客騷人多會于此。②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5)用結果代替原因。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

            (6)用作者、產地等代替。例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3.借代的作用

            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生動形象的效果。

            4.運用借代要注意的問題

            (1)必須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

            (2)被借代的事物(本體)在前文應有所交代,或讀者已了解相關背景。

            四、夸張

            1.定義

            故意言過其實,對客觀的人、事物做擴大或縮小或超前的描述,這種修辭手法叫夸張。

            2.種類

            (1)擴大夸張。故意把事物說得“大、多、高、深、強”等的夸張形式。例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縮小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淺、弱”等的夸張形式。例如:烏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張。在時間上把后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張形式。例如,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翠綠的麥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來了。”

            3.夸張的作用

            表達鮮明的情感和態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

            4.運用夸張要注意的問題

            (1)夸張不是浮夸,必須合乎情理,不能脫離生活的基礎和依據。

            (2)夸張和真實要有一定的距離。否則就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達不到相應的藝術效果。

            (3)夸張要注意應用的場合。嚴肅的匯報、報告,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等,不宜使用夸張。

            五、對偶

            1.定義

            將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意義上密切相連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稱地排列,這種修辭手法叫對偶。

            2.種類

            (1)正對。上下句意義相似、相近、相襯的對偶形式。例如:①語彼武陵人,多事何須尋洞口;笑儂荊楚客,癡情只為愛桃花。②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2)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例如:①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②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設、條件、轉折等關系的對偶形式。例如:①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②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3.對偶的作用

            便于吟誦和記憶;凝練概括,富于表現力;有對稱美和音韻美。

            4.運用對偶要注意的問題

            運用對偶,切忌離開內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對仗、整飭。內容空洞、徒有形式的對偶,就背離了修辭的目的。

            提示:對偶很好辨識,考查意義不大。重點要記住對偶的表達效果。

            高中語文(id:gzyw11) 編輯整理

            六、排比

            1.定義

            把三個或多個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來,使內容和語勢增強,這種修辭手法叫排比。

            2.種類

            (1)句法成分排比,即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句子排比,即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3.排比的作用

            增強語勢,說理更加嚴密透徹,抒情更加鮮明。

            七、反復

            1.定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句子或詞語。

            2.種類

            (1)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詞語間隔)。例句:好像失去了東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去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3.作用

            主要用在詩文中,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情感的作用。同時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回環起伏,充滿音韻美。

            提示:注意重復和疊詞的區別。

            反復是重復某個句子或詞語。疊詞是詞和詞常?梢赃B起來用,以詞的形狀來判斷,有兩個要素為組成詞的單個字是同一個字;單個字的組成部分也要是同一個字或偏旁。李清照的《聲聲慢》的開頭連用了七組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向來受到人們的賞識。徐釚《詞苑叢談》:"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也。"梁紹王稱之"出奇制勝,真匪夷所思矣"。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疊詞使效果:1、韻律回環, 富有音樂之美。2、特征突出, 具有則強調作用。3、表達感情, 使其更加深刻。4、擬聲疊音, 仿佛身臨其境。

            八、設問

            1.定義

            無疑而問,自問自答,以引導讀者注意和思考問題,這種修辭手法叫設問。

            2.種類

            (1)自問自答。例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只問不答(答案一般在下文中,或不須回答)。例如: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3.運用設問要注意的問題

            設問的基本特點是“無疑而問”,設問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高中語文(id:gzyw11) 編輯整理

            九、反問

            1.定義

            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這種修辭手法叫反問。

            2.種類

            (1)肯定式反問,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就說蔣筑英吧,他入黨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認來滿足嗎?

            (2)否定式反問。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克服困難不是一種享受?

            設問與反問的區別

            為了引起別人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自問自答,叫做設問。通常情況下,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是設問的標志。

            運用設問,能引人注意,啟發思考;有助于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但是設問也有一種情況,句中只問不答,或提出問題,不需確定答案。

            比如: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這是青年時代的毛主席在自問自答,答案不用自己說出來。能啟發自己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思想活動。其實答案不說出來比說出來好。他總不會說: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我輩同學少年也。添上這一句,是多余的,也是敗筆。詩歌的一點意味也就在這里。不把話說出來,讓你揣測,或語意明了,不用回答。

            有人說“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是反問。因為它非常符合反問的一個特征“只問不答”。但是還要考慮反問的另一個更重要的要素,反過來問,要有“反”方向的思考。如:

            1.你難道不想知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這句話的修辭方式嗎?

            難道……嗎 +不  雙面否定表肯定

            2.你怎么可以說“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是反問呢?

            怎么……呢    是反問,否定

            依據反問的最主要特質,對照“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一句中沒的反向問的意思,所以不是反問。

            十、對比

            1.定義

            對比,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修辭手法。

            2.種類

            從構成的方式看,對比有兩種情形:

           。1)反面對比;

           。2)反物對比。

            例子(1):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篇》

            例子(2):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諸葛亮

            例子(3):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例子(4):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終究不過是蒼蠅。

            3. 作用

            運用這種手法,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十一、引用

            1.定義

            引用是指在說話或寫作中引用現成的話,如詩句、格言、成語等,以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辭方法。

            2.種類

            引用分為直接、間接、明引、暗引、正引、反引、借引這七種。比如正引就是引用者對所引用的語句持肯定的態度,用在引文與原文意思相一致的場合。正引一般是用來印證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它既可以是明引,也可以是暗引。反引就是引用者對所引用的語句加以評判,持否定的態度,即所使用的意思與原來的意思是相反的,以達到標新立異,或起到諷刺的作用。

            3.作用

            可使所表達的語言簡潔凝練、生動活潑,增添感染力;對說理表情達意都很有幫助,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論據,增強說服力。

            十二、通感

            1.定義

            通感又叫“移覺”,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2.種類

            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的相互轉換。

            在通感中,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如說“光亮”,也說“響亮”,仿佛視覺和聽覺相通;如“熱鬧”和“冷靜”,感覺和聽覺相通。用現代心理學或語言學的術語來說,這些都是“通感”。

            最典型的例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即為通感。

            其實古詩文中也有,比如《阿房宮賦》中的“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這就是通感。“甜”是用來形容味道的,這里卻用形容味覺的詞來形容視覺,就是通感。

            3.作用

            通感技巧的運用,能突破語言的局限,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起到增強文采的藝術效果。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高中語文古詩鑒賞答題技巧及方法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標簽:高考語文 語文復習方法]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鍵詞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 久久无码国产|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51日韩视频|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欧美无乱码久久久免费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在线| 色吊丝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