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高考冬奧會相關政治知識點(2)
來源:北京高考在線 2022-02-21 23:22:55
2.釋疑:獎牌設計團隊成員揭秘北京冬奧會金牌材質、尺寸
新京報記者采訪了獎牌設計團隊成員,來自中央美術學院的劉驍和李文龍,他們向記者講述了設計獎牌時的一些考慮。
弦紋的處理,也強調天地和人心同的概念。
北京冬奧會的金銀銅獎牌是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要求設計創作的。劉驍介紹,按照慣例,金牌、銀牌用銀的材質,銅牌用的銅的材質。金牌在銀的表面電鍍至少6克的足金,達到金牌的效果。
“我們基于冬奧會的設計考慮,運動員在穿戴獎牌的時候要考慮他的身材、服裝、整個體量的大小,獎牌的尺度上,我們設計時考慮適當大一些,最后定在8.7厘米直徑,為了凸顯在佩戴獎牌之后整體視覺感官效果,更加凸顯榮譽感。”劉驍說。
劉驍介紹,為了凸顯獎牌整體的視覺效果和微妙的層次關系,在五玄玉璧的視覺來源的基礎上,設計時把弦紋打挖的高低起伏。劉驍說:“這很符合咱們中國非常內斂非常包容的視覺形態的呈現,它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國審美的樣式。”
此外,據劉驍介紹,最開始,獎牌設計時考慮掛鉤和獎牌是分件設計,但為了整體的可靠性和質量的穩定,最后采用激光精雕和壓印的工藝結合,形成整體的一體化的獎牌。
“為了強調它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加工方式是采取整體的一體的一次性成型的方式,形成整體整一的這么一個狀態。包括弦紋的處理,也是想強調天地和人心同的概念。”劉驍說,所以微妙的起伏都是向心的,聚力到中心的主標志的部分,視覺上也是一個逐漸集中的整體的狀態。
獎牌的掛帶部分,用中國傳統的真絲的編織方式,織上了冰雪的暗紋,印上了2022冬奧會的核心圖形,多種工藝相結合的方式。“因為我們獎牌尺寸偏大,為了達到承重和承力狀態,我們在處理真絲的綬帶的時候,也做了內襯和加厚,面料從暗紋到編織都是專門為了這個綬帶的尺寸定制的。”劉驍說,它看起來是一個簡單的,代表了中國紅的綬帶,但實際上它的工藝交叉程度,復雜程度是非常高的。
專門研制研磨材料達到柔和的光澤效果。
在色彩上,劉驍介紹,為了營造一種比較柔和的啞光的效果,又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紀念幣紀念章的處理方式,設計團隊專門研制研磨材料,達到柔和的舒適的光澤。
“包括在紋樣的凹下去雕刻的紋樣標志當中,在凹下去的部分也需要做到鏡面亮光的效果,和周圍的啞光狀態,要形成一定對比,這樣便于閱讀也便于識別。”劉驍說,在細微之處做拋光和鏡面效果,是比較難的。冬奧會的標志在細節之處有鏡面光澤,會更加凸顯符號識別性。
李文龍告訴記者,關于顏色和光澤,設計團隊做了很多版的細節的修正。“比如說金牌的金色,最早做出來的時候,它的顏色并不是那么的金,會讓人感覺有一點點像塑料,所以我們調整它的顏色,使它更接近一個我們想象中的完美的金牌的顏色。”李文龍說,經過反復的調試,就得到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的的色澤,是我們大家心目中的金牌的顏色。
3.北京冬奧火種燈創意源自長信宮燈
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火種燈的創意源于“中華第一燈”——西漢長信宮燈。長信宮燈是2000多年前的西漢宮燈,造型輕巧華麗,設計巧妙環保。“長信”指永恒的信念,方圓嵌套象征天圓地方,飛舞的紅色絲帶環繞火種燈頂部,象征著拼搏的奧運激情。
4.北京冬奧火種臺創意源于傳統禮器尊
北京冬奧會儀式火種臺以“承天載物”為設計理念,創意靈感來自中國傳統青銅禮器——尊,造型風格與火炬、火種燈和諧一致。儀式火種臺采用了尊的曲線造型,基座沉穩,象征“地載萬物”。頂部舒展開闊,寓意著迎接純潔的奧林匹克火種。祥云紋路由下而上漸化為雪花,象征了“雙奧之城”的精神傳承。
△儀式火種臺設計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