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奧會政治考點及預測題!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2-02-11 16:20:01
時政背景
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始于1924年。在法國的夏蒙尼市承辦了當時被稱為“冬季運動周”的運動會,兩年后國際奧委會正式將其更名為第1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冬季奧運會最初規定每4年舉行一次,與夏季奧運會在同年和同一國家舉行。從1928年的第2屆冬奧會開始,冬季奧運會與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地點改在不同的國家舉行。
1994年起,冬奧會與夏奧會以2年為相隔交叉舉行。為將冬奧會與夏奧會時間錯開,故只有1992年冬奧會與1994年冬奧會相隔2年。
2022北京-張家口冬奧會(2022 The winter 0lympics in Beijing張家口)第24屆冬奧會,簡稱“北京張家口冬奧會”,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The 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于2022年2月4日開幕,2月20日閉幕。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共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北京賽區承辦所有的冰上項目,延慶賽區承辦雪車、雪橇及高山滑雪項目張家口賽區承辦除雪車、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項目。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發布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10月18日,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希臘成功點燃。10月20日,北京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11月15日,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推廣歌曲《一起向未來》全新MV在全平臺正式上線。12月31日晚,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頒獎元素正式發布。2022年1月17日,北京冬奧組委發布北京冬奧會競賽日程終版。1月22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抵達北京開始相關活動。
2022年1月4日上午,習近平首先來到國家速滑館,結合大屏幕聽取場館設計理念、建設過程、運行情況介紹。國家速滑館又稱“冰絲帶”,是北京賽區標志性場館和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擁有亞洲最大的全冰面設計,冬奧會賽時將承擔大道速滑比賽任務。在主席臺區,習近平仔細察看場館內部布置及賽道,詢問場館賽事運行規劃和賽事服務保障準備情況。習近平指出,要堅持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的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綠色、節儉特色。
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是速度滑冰男子運動員高亭宇和鋼架雪車女子運動員趙丹。
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的國際政要有:俄羅斯總統普京、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新加坡總統哈莉瑪、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埃及總統塞西、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卡塔爾埃米爾塔米姆、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波蘭總統杜達、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盧森堡大公亨利、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厄瓜多爾總統拉索、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波黑部長會議主席特蓋爾蒂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馬拉佩、韓國國會議長樸炳錫、阿塞拜疆副總理阿赫梅多夫、泰國公主詩琳通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聯大主席沙希德、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新開發銀行行長特羅約、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張明等。
1、我國舉辦冬奧的經濟意義
(1)它帶動了冰雪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動力和活力(宏觀經濟)。
(2)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宏觀經濟)。
(3)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快速進步,推動全民健身廣泛開展,促進冰雪運動產業(供給端)。
(4)擴大內需、發揮消費對經濟基礎性作用,促進經濟內循環(宏觀經濟)。
(5)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宏觀經濟)。
(6)全民參與冰雪,全民享受冰雪,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全民健康和人的全面發展。(需求端)。
(7)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帶動冰雪運動行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對產業)。
(8)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助力脫貧致富(對生態建)。
(9)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對外開放(對開放)。
(10)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有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現代化國家建設)。
2、我國舉辦冬奧的文化意義
(1)體現中國人民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
(2)講好中國故事故事、弘揚中國體育精神,傳播中國聲音,提升我們的文化傳播力、新聞影響力。
(3)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快速進步,推動全民健身廣泛開展,促進冰雪運動產業。
(4)振奮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建設體育強國文化強國。
(5)增強國家軟實力,增進各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
3、我國舉辦冬奧的文化意義
(1)體現中國人民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
(2)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體育精神,傳播中國聲音,提升我們的文化傳播力、新聞影響力。
(3)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快速進步,推動全民健身廣泛開展,促進冰雪運動產業。
(4)振奮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建設體育強國文化強國。
(5)增強國家軟實力,增進各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
4、我國舉辦冬奧的政治意義
(1)利于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和平發展主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提升中國體育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展現負責的大國的國際形象。
5、我國成功舉辦冬奧的原因
(1)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我國最大的政治優勢。
(2)社企豐義市場經濟體制能夠實施強有力的宏觀調控,集中大量辦大事。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增強,國家財政投入,為賽事舉辦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4)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全民健康和人的全面發展。
(5)堅持了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的正確理念。
6、我國冰雪運動
快速發展的驅動因素
(1)國家政策支持。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冰雪旅游發展。
(2)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冰雪旅游消費。
(3)消費者消費心理變化,消費需求結構升級優化,助力冰雪旅游發展。
(4)科技進步,促進產業融合,促進冰雪旅游業轉型升級。
(5)商業價值大,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刺激冰雪旅游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