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科分析:2021全國六省新高考,生物成熱門,政治受冷落!(2)
2021-09-22 09:13:00高考網整理
數據來源:湖北省2021年高考普通批次招生計劃
2. 再選化學可報考超92%的物理類專業
從下表可以看出,物理學科類專業再選化學可報考的專業占比超過92%,再選生物可報考超40%的物理學科類專業,再選化生可填報98%的物理學科類專業。
歷史學科類專業再選科目對思想政治的要求較高,再選思想政治至少可以報考65%的歷史學科類專業,再選生物和地理可報考的專業不足50%。選考化學和思想政治可報考91%的歷史學科類專業。限定再選科目為思想政治的歷史學科類專業多為法學、文學相關專業,再選科目限定為化學的歷史學科類專業多為理學、工學、農學、醫學類專業。
表 3 2021選科組可報考專業占比
數據來源:湖北省2021年高考普通批次招生計劃
注:以上不含再選科目為不限的專業。
超92%的物理學科類招生計劃面向選考化學的考生,再選化學和生物的物理類考生可報考計劃數占比高達99%。部分物理學科類地理相關的理學專業再選科目除化學外,還可以選擇地理。
表 4 2021選科組可報考專業計劃占比
數據來源:湖北省2021年高考普通批次招生計劃
注:以上不含再選科目為不限的專業。
3.“3+1+2”模式的選科數據
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到底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接下來一起看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
整體來看各省選科占比相對均衡,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
(1) 首選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數有所上漲
首先從首選的物理、歷史兩個科目來看,總體來說選考兩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選歷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們通過對比2019年其中六個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況(見下表)發現,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漲。
說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數據是基于2019年各省發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數計算而來,藝術類考生暫未計入。
(2)生物成熱門,政治受冷落
為方便大家直觀的看出各科目選考比例,我們將2020屆七省選考數據轉換成柱狀圖:
從上述圖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選考比例高居首位,緊接著就是物理和地理兩門科目選考人數最多,其次就是歷史、化學。而政治科目選考人數最少,高考君認為這可能與政治這門學科背誦內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關。
而選擇生物,地理較多的原因應該是和初中基礎關聯不大,只要高中期間用心學好好準備,誰都有勝出的可能。大多數學生都會在生物或地理中選擇一科,甚至兩科,以緩解其他科目壓力。
(3)“棄化學”現象
作為高考大省、強省,江蘇的選科數據與其他地區相比,顯得比較獨特,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單從這批數據來看,江蘇選考地理和生物選考人數最多,但選考科人數最少的卻不是政治,而是化學。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甚至在網絡有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
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
顯而易見,理化成了牛娃們“自相殘殺的戰場”,也就是說學霸們選理化,大多數人選生物、地理。
但是新的選科政策出來后,這一現象會有所改變!高考選科新要求:補上化學的缺口,生物會否成焦點? “雙減”之后受影響的主要學科是誰?生物學科不補課,也可以學得很好!
(4)傳統理綜、文綜組合仍是熱門
以下為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選考數據,整體來看,首選物理的還是占多數。
將各省份選科組合的平均占比(除江蘇外)情況如圖:
從以上數據來看,物化生這個純理科組合顯然更受歡迎,這可能與其專業覆蓋率廣及就業熱度高有關;緊隨其后的就是史政地和物生地選擇人數最多,這兩個科目一個偏文一個偏理;而史地生及史化政選考人數最少,從學科特點來說,原因可能在于學科之間學習關聯度很弱,很難兼顧。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