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7省考生家長一定要知道的選科要點(2)
2021-09-22 08:35:43新高考
三是考試內容不同。“3+1+2”的模式中,學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考試時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試試卷完全一致。而傳統文理分科的數學考試科目,試卷的內容和難度則是有區分的。
選科對本科專業選擇有何影響?
新高考3+1+2模式促使高中生們開始先選就業方向,再去選擇高中學習的科目,這種由以前“文理分科”學科成績為導向的選科方式向就業專業導向的模式轉變,對于學生和家長都是不小的改變,挑戰與機遇并存。
例如:如果學生想要大學學習建筑,三科中至少是“物理+地理”組合,才更利于志愿報考,也更利于大學專業的學習;如果學生想要學習醫學,三科應選擇“物理+化學+生物”,才能保證報考時不受到選考科目的限制。
因此,這一思維方式的改變更促進高中階段的職業規劃課程與職業體驗課程的推進,江浙地區諸多中學已經開設了相關的課程,當然,就業專業的選擇也有很多現實因素的影響,例如家長的期許,家庭情況的限制等等,但掌上高考仍然建議,應讓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選擇權。
“文理分科”的時代選科的基本原則是主觀上的“興趣”“就業”+客觀上的“成績”,而新高考模式的到來,使得“就業”這個因素又豐富了內涵,更加強調“就業專業的學科限制”。
據教育部相關文件中的信息,教育部為2021年入學的新高考省份高一新生設置了本科科目的選考要求指引,其中絕大多數的專業要求首選物理,僅有少數專業要求首選歷史。此外,部分專業要求,再選科目中選擇化學或選擇政治,方可報考。
以本科專業目錄中“理學類”下設的“海洋科學類”專業為例,有意報考海洋科學、海洋技術、海洋資源與環境、軍事海洋學等海洋科學類專業的考生,需滿足首選科目選擇物理,再選科目中選擇化學及其他任意一門學科,方可在志愿填報中報考此類專業。
12種選科組合優劣勢盤點
1.物化政
組合優勢/劣勢:專業選擇面廣,利于將來考研和考公務員。
分析及建議:物理+化學+政治,這種組合的優勢在于:第一,專業選擇面廣,可報專業超過96%;第二,對未來發展有幫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將來考研和考公務員。
這個組合中三門學科所學的學習能力各有側重,物理強調邏輯思維能力;化學盡管是偏理科科目,因為知識體系的因素,需要進行大量的記憶;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文科素養。三門學科之間關聯度較低,學習跨度大,所以,學習該組合需要文理科素養兼備。
2.物化地
組合優勢/劣勢:記憶背誦內容較少,學科之間關聯緊密。
分析及建議:這個組合是一個比較偏理科的組合。它的優勢有兩個:一是專業選擇面廣,可報專業均超過了96%;二是學習時記憶背誦的內容較少,理解的內容最多,學科之間關聯密。地理雖說是傳統文科,但是相對其他兩門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所以,與擅長文科思維的學生相比,那些能夠選擇物理和化學科目、擅長理科思維的學生學地理更具有優勢。同時,這個組合也存在著挑戰:學習難度大,選科人數多且高分考生多,競爭尤為激烈。
3.物化生
組合優勢/劣勢:學習難度大,選科人數多且高分考生多。
分析及建議:物化生這個組合是傳統意義上的純理科組合,一般理科很強的學生,都會直接選擇這個組合。一般選擇物化生的學生,要么是理科特別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別差的。在新高考賦分制的計分方式下,如果物化生成績一般的學生選擇這三科,遇到理科學霸,總分上會不占優勢。
4.物生政
組合優勢/劣勢:適合有“理科情結”但不喜歡化學的學生。
分析及建議:這種組合雖然在報考上有一些限制,但是競爭壓力也會小一些,這反而會贏得很多優勢。比如,學了物理這科,很多頂尖大學都可以報考,因為一些好大學都對物理這科有限制,不學物理就會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機會。而選考政治這科,很多文科性質的專業又都可以去學了,大大放寬了限制。
5.物生地
組合優勢/劣勢:生物學科需要擅長歸納和記憶。
分析及建議:選考科目中最難的科目是哪一科?說是物理,可能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會反駁;高中選考科目第二難的是哪門學科?如果說是化學,可能就會引起很大的爭議。不過,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化學還是比生物和地理難學難考的。從總體難度上來說,生物和地理是屬于偏“中性”的學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記憶,又需要理科生的邏輯思維,正因為如此,二者學習的深度和考試的難度都不是很大,學生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得高分的。
6.物地政
組合優勢/劣勢:喜歡物理但特別不喜歡生化的無奈之舉。
分析及建議:一方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在理科思維和文科思維中不斷切換;另一方面,從已經試點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選擇這個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實水平;最后,由于學校師資和場地的限制,大部分學校很難單獨為人數少的組合單獨開班。所以,這個組合在實踐中最具挑戰性。
7.史化政
組合優勢/劣勢:文科思維有優勢,適合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不太強的學生。
分析及建議: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有明顯特點:有文科偏好但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因為有了一門理科的加入,拓寬了專業選擇面----"歷史+政治+化學”可報專業比例為65%左右。所以,這個組合適合文科思維有優勢,文字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相對不太強的學生。
8.史化地
組合優勢/劣勢:擅長以記憶為主、文字表達能力強的學生。
分析及建議:“歷史+地理+化學”這個組合適合物理不擅長、政治不喜歡,或擅長以記憶為主,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能否保證化學和地理在賦分中的優勢,是選擇該組合的學生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
9.史政生
組合優勢/劣勢:有文科偏好,對地理不感興趣。
分析及建議: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有明顯特點:有文科偏好但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因為有了一門理科的加入,拓寬了專業選擇面。而在學習生物時,需要強調對多而零碎知識點的記憶和歸納。所以,這兩個組合適合文科思維有優勢,文字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相對不太強的學生。
10.史生化
組合優勢/劣勢:適合物理成績不理想,但化學、生物有優勢的學生。
分析及建議:該組合更適合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不理想,化學、生物成績相對有優勢的學生。如果將來想要學習生物科學、食品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植物生產類、生命科學、醫學類(半數以上的醫學類專業還是要求選考物理的)相關專業的,也可以考慮選擇該組合。
11.史生地
組合優勢/劣勢:學科跨度小,思維跨度大。
分析及建議:“歷史+地理+生物”這個組合適合物理不擅長、政治不喜歡,或擅長以記憶為主,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高校的偏理科在首選歷史的學生中,分配的計劃數也較少,選擇該組合的人一定要慎重。
12.史地政
組合優勢/劣勢:學習難度低,選科人數多,競爭異常激烈。
分析及建議:歷史+地理+政治,該組合是最傳統的文科組合,從學習難度這個角度來看,這個組合相對輕松。從已經試點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這個組合也是選科人數最多的組合之一。該組合更適合目標專業為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哲學類、經濟學類、法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歷史學類、管理學類、藝術學類、文物保護技術等專業的學生。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