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教案:《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2)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1-09-20 15:12:39
三、水平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
l、“任何一個有機體,在每一個瞬間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終處于不間斷的變化之中。”這句話是說( )
①事物的變化是捉摸不定的 ②事物的運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③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④對立統一是各種運動形式的普遍形式
a.①② b.②⑧ c.③④ d.②④
2、“人的理性為自然立法。”對這句活的正確理解是( )
a.規律是客觀的 b.自然界的規律是由人的意志決定的
c.自然界的規律是由“絕對精神”決定 d.是唯物主義觀點
3、據天文學家介紹,我國的“神舟”六號的上天日期,是在充分考慮到太陽因素的前提下,經過科學才選定的。這反映了( )
a.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取得事業成功的關鍵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
c.認識和改造世界必須尊重規律 d.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XX年,我國北方出現了多次沙塵天氣,呈現出頻率高、時間長、范圍廣等特點,預示著我國正在進入新一輪沙塵天氣頻發期。專家指出,沙塵天氣的形成,天災是一方面,人禍更值得關注。據此回答4—5題。
4、由于人禍形成的沙塵天氣,這表明( )
a.人們能夠利用規律,為人類服務 b.物的聯系是無條件的
c.人們在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 d.規律是客觀的,違背規律必然受到規律的懲罰
5、對材料中“天災”“人禍”認識正確的是 ( )
a.“天災”是客觀規律,人們對它無能為力 b.“人禍”是人帶來的,對天氣影響不大
c.要認識“天災”形成的規律,規范人類活動,避免“人禍”的發生
d.只要克服了 “人禍”,就不會出現沙塵天氣
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他的學生克拉底魯認為:“人甚至連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回答6—7題:
6、“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觀點( )
a、否認了世界的物質性 b、承認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c、肯定了物質運動的絕對性 d、夸大了物質的運動
7、“人甚至連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的觀點( )
a、正確地說明了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
b、否認了事物的相對靜止,將會導致不可知論
c、夸大了事物的相對靜止,否認了運動的絕對性
d、否認了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8、哲學中講的規律和自然科學中的定律、定理的區別,主要在于( )
a.前者是永恒的,后者是易逝的 b.前者是客觀的,后者是主觀的
c.前者存在于事物的運動過程中,后者則存在于人的頭腦中
d.前者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后者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9.“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一觀點( )
a.否認了運動的絕對性 b.否認了靜止的相對性
c.認為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d.認為運動是相對的,靜止是絕對的
10.水往低處流,但現代水利設施卻可以把水從低處引到高處,灌溉農田,供人使用。
這表明( )
a.規律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b.人可以改變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
c.人可以創造規律,但不能消滅規律 d.人可以創造規律,造福于人類
11,以下屬于規律的是( )
a、水往低處流 b、春夏秋冬依次更替
c、新陳代謝 d、種豆得豆,種瓜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