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立在地球邊上放號》(2)
來源:網絡資源 2021-09-09 11:30:42
(二)研讀賞析
1、這首詩的主體形象是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主體形象是橫跨兩大洋的巨人,他站在地球邊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點上,吹響一聲聲響徹寰宇的號角。其實這也是詩人的自我形象。
詩歌表達了詩人渴望摧毀舊世界、創造新生活的青春熱情和決心,也是對勞動和工農大眾的贊揚。
2、詩中描繪的“滾滾的洪濤”的景象有何象征意義?聯系詩意和寫作背景談談自己的看法。
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正在日本留學,“五四運動”所產生的偉大力波越過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時刻感應著時代脈搏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縱橫揮寫的創作契機。詩中描繪的“滾滾的洪濤”的景象,正是“五四運動”巨大聲勢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業生產規模的具體象征。“五四運動”對于中國,正如滾滾而來的洪濤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壞力,沖擊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同時也以偉大的創造力建立著嶄新的科學與民主的現代文明。“五四運動”所展示的中國未來,是光輝燦爛的圖景,這是歷史前進的不可阻擋之勢。詩中所描繪的全部“力”的形象,同樣可以看作新興生產力戰勝落后生產力的強起奮進圖。
3、“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怎樣理解這段話的深刻含義?
示例:這是對力的歌頌和贊美,詩人從多角度描繪了力的內涵,強調色彩,突出形態,體現神韻,反映節奏,多層面感受力和美。詩人盡情歌頌的力,其實正是“五四”時期的時代精神、青年的青春激情的特征。
4、《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這首詩是側重于寫景,還是側重于抒情?談談你的看法。
觀點一:這首詩側重于寫景,充分展現了大自然宏偉壯麗的圖景。詩人熱愛大自然,在詩人的眼中,“無限的大自然”“到處都是生命的光波,到處都是新鮮的情調,到處都是詩,到處都是笑”(《光海》)。這首詩描繪的北冰洋的白云、太平洋的洪濤,充分表現出大自然的雄奇、壯闊、瑰麗、博大和氣勢磅礴。
觀點二:這首詩側重于抒情,熱情謳歌了“五四”青年精神。在這首詩中,詩人主張破舊立新。“不斷的毀壞”是毀壞舊世界、舊文化,“不斷的創造”是創造新世界、新文化。詩中對“力”的歌頌,表現出一種勇敢進取、積極創造的奮發昂揚精神和熱烈向往,執著追求的進取精神。詩人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歌頌時代精神,這種歌頌是全身心的,激情澎湃的,不可抑止的。
5、小結:
這首詩給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宏偉、強力、壯麗、熾熱。詩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驚贊、仰慕,喚起人們對自身力量的自覺意識和對生活的青春熱情,激起人們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創造,去追求光明,去獲取力的藝術、力的美。這是崇高與壯美的統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現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青春贊歌。
6、學生有感情的誦讀全詩。
五、拓展訓練
賞析郭沫若的另一首詩《爐中煤》。(出示投影)
爐中煤
——眷戀祖國的情緒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負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
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棟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從重見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