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2)
2021-08-17 14:39:59新京報
對此,李奕表示,新的學期,學生的學習和時間在校內將得到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學校也會與家長有更多的交流互動,共同服務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長還能做些什么?李奕表示,家長要加強和學校、老師的聯系,加強對學生的診斷,“家長和老師是最了解孩子的兩個群體,家長可以多和孩子的班主任、任課教師聯系,加強對孩子動態的診斷。針對孩子的興趣愛好提高課上的效率,利用好在校時間,完成各項任務,比如作業、課外活動、鍛煉身體和同伴交往。”
同時,李奕建議家長也要加強“雙減”政策的研讀,并學會跟孩子溝通,安排好孩子的居家生活,確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創造融洽的家庭氛圍。
北京市教委: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休息日等組織學科類培訓
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方面,一是嚴格審批準入,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對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
二是嚴格控制學科類培訓時間,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三是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完善學科類培訓管理服務平臺動態掌握學科類培訓的培訓內容、培訓材料、教師資質等信息。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
四是強化經營活動監管,落實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的要求,科學合理確定計價辦法,明確收費標準,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全面落實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管理辦法。
五是嚴禁資本化運作,嚴格落實中央有關要求,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
六是加強校外培訓廣告管理等。
海淀教委:支持培訓機構業務轉型
探索通過購買服務方式補充校內
海淀區委教工委副書記、區教委主任王方介紹,將支持引導培訓機構業務轉型,探索通過購買服務方式,補充校內課后服務、暑期托管服務力量,促進校外培訓成為校內教育的有益補充。
對線下復課機構所有教學點位實現遠程實時智慧監控
“海淀區教育體量大、樣態多、類型全、影響大,無論是校內教育還是校外培訓,海淀都是全市規模最大的區。”海淀區委教工委副書記、區教委主任王方在會上指出。
王方稱,在海淀區“雙減”專班的領導下,教育行政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持續開展聯合檢查和執法,重點治理無證辦學、違規復課、價格違法、虛假廣告等行為。對線下復課機構的所有教學點位實現遠程實時智慧監控,加強全程管理。通過“風險儲備金”與“一課一消”兩種模式,加強培訓機構資金監管,保障學生合法權益。
同時,王方介紹,海淀區著力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出臺了海淀區中小學生作業、手機、課外讀物的管理辦法、提高課堂質量工作方案。精心組織開展了面向全體學生、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工作,充分發揮校內主陣地作用。“兩期高質量的暑期托管服務,為民辦好實事,得到了家長們的廣泛好評。”
海淀“雙減”將支持引導培訓機構業務轉型
下一步,王方表示,海淀區將按照《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結合海淀實際,形成海淀“雙減”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校內校外同向發力,鞏固“雙減”工作成果。他提出了四點具體方向。
一是提高質量,不斷強化學校育人主責。深化學區制和集團化辦學改革,不斷促進教育優質均衡。指導學校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有效統籌勞動教育、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課及體育鍛煉、課后服務等工作,科學管理作業,提高課后服務水平,吸引學生回歸課堂、回歸校園。
二是規范辦學,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持續開展執法檢查,對違規辦學的培訓機構,及時查處通報。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培訓機構的教師資格、培訓內容、收費、合同、廣告等全面加強管理。
三是一企一策,加強培訓機構的引導幫扶。針對培訓機構面臨的實際困難,海淀區采取“一企一策一專班”工作模式,建立了政企溝通機制,與培訓機構一一對接座談,摸清底數,有效發揮政策解讀、穩企幫扶作用。支持引導培訓機構業務轉型,探索通過購買服務方式,補充校內課后服務、暑期托管服務力量,促進校外培訓成為校內教育的有益補充。收集崗位需求信息,開展面向教培機構從業人員的專場招聘,幫助其進行轉崗分流。
四是正面引導,家校社共同育人。海淀區將進一步密切家校溝通,統籌學校、家庭、社會力量,通過加強家長學校、家委會等建設,引導家庭和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克服短視思想,減緩教育焦慮,著眼于孩子的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與學校形成良好的互動和補充,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