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識記憶十五大妙招(2)
2021-08-09 15:32:21高考網整理
物理知識記憶方法6:觀察法
進行觀察記憶時,必須開動腦筋,分析比較,抓住特征。必須仔細觀察、一絲不茍,做到準確無誤,而不能"大概是"、"差不多"地馬虎從事。學生的觀察記憶力一般不強,漫不經心的觀察不能幫助他們準確記住應記的對象。這方面經常表現在對一些物理常數的記憶上較為明顯。比如記憶萬有引力恒量
G=6:67×10-11(牛頓?米2/千克2)和普朗克恒量h=6:63×1034(焦耳?秒),學生時常對這兩個恒量值發生混淆、模糊,只記得"大約是六點六幾……"(不能準確回答)。若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萬有引力恒量?quot;6:67"的"7"字,猶如"力"字少了一撇,可把"力"與"7"發生聯想(或用諧音來聯想"力"與"7");普朗克恒量中"6:63"的"3",猶如光子能量符號"ε"(即ε=hv)反過來寫。而普朗克恒量值在中學課本里,只在光量子知識中方用到,所以,可把光子能量符號"ε"與"3"發生形象的聯想。至于記憶冪指數"10-11"與"10-34",前者為兩個"1"組成,后者為兩個相鄰數字"3"與"4"組成。這樣,對它們的記憶就清晰多了。
物理知識記憶方法7:圖示法
圖示的特點是直觀、容易引起聯想,從中得到暗示和啟發。因此,用圖示方法來幫助記憶,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比如:在學習熱力學第一定律時,記不清三個物理量ΔE、Q、W的"正、負"符號之規定,可畫如下的一個方框示意圖。
把方框當作研究系統:凡是從外界吸收能量(Q與w)進入系統時為"正"(方框上箭頭從外向內示意"吸收"),凡是從系統內部向外界放出能量(Q與W)時為"負"(方框上箭頭從內向外示意"放出");凡是內能增加(方框中箭頭向上)時ΔE為"正",內能減少(方框中箭頭向下)時ΔE為"負"。
物理知識記憶方法8:聯系實驗法
間接回憶是在中介性聯系參加之下實現的再現。利用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裝置形象、實驗的原理圖或實驗的情節,來跟易混、易忘的知識掛上鉤,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比如:?quot;光的干涉"知識里,導出了公式。
由于這一部分"干涉"知識在學習和應用中重復的機會少;閉書作業時常常將公式寫錯(分子分母混亂、顛倒),為此,聯系實驗在干涉實驗中(如右圖所示的原理圖),幾何尺寸最長的是暗箱長度L,最短的是光波波長λ,余下的就是雙縫間距d和條紋間距Δx--取名"中等量",它們之間的大小順序為:L》ΔX與d》λ,我們只需將原公式變形記作Δx?d=L?λ的乘積形式,再把它與實驗(原理圖)中的幾何尺寸聯系起來,就不難看出這種乘積形式的關系是:
"中等量×中等量=最長量×最短最"
物理知識記憶方法9:目標法
在明確識記目的、任務的基礎上促進自覺識記的方法。識記的效果與有無識記的要求以及要求的具體程度和要求的長期性大有關系。為此,可從以下三方面抓起:
(1)每章導言,交待全章學習的重點、難點及全編中的地位;
(2)制訂每節課的教學雙向目標;
(3)適時進行思想教育,講清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及作用。
使學生記有目標、學有重點,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記憶。
物理知識記憶方法10:因果法
在明確概念、規律的前因后果的基礎上達到理解記憶的方法。例如,只有了解了歐姆定律的來龍去脈,知道它只適用于導體,即純電阻,才能明確在應用焦耳定律時,應首先考慮發熱體是否為純電阻,不能亂套公式Q=UIt及Q=U2t/R。因為此兩式是實驗定律Q=I2Rt與歐姆定律推導而來的,必須符合歐姆定律的條件,相應地這就從根本上記住了定律及應用條件。
物理知識記憶方法11:表象法
利用某事例在頭腦中映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而引起記憶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利用熟知的生活事例激發記憶。對"質量一定時、體積大的物質密度小"以及"體積一定時,質量大的物質密度大"的道理想不通、記不住,可借用生活經驗:"一斤棉花一斤鐵"(質量一樣),棉花體積大、密度小以及"大小、形狀相同(體積一定)的銅勺和鋁勺",銅勺的質量多是因為它的密度大,將抽象轉化為具體,使記憶有依托。
(2)利用演示實驗中的明顯結論,激發理解記憶。如在進行比熱概念教學時,可先讓學生理解并牢牢記住"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時(時間相同),煤油升溫快"這個實驗結論。以此為基礎,再讓學生記憶"比熱大的吸熱多"及"比熱小的升溫快(其它條件相同)"等規律。
(3)對較難理解的抽象規律,用實驗予以具體形象說明,激發深刻記憶。如電學教學中,學生對額定功率、實際功率、短接、短路的概念及串并聯電路分電流、分電壓、分功率的規律往往理解不深,記憶較困難。為此教師可設計如下總結性實驗:
a:將"220V、100W","220V、60W","220V、15W"三燈泡串聯在照明電路中;
b:將三燈泡并聯在照明電路中;
C:將其中任一個燈用導線并聯(短接);
d:將整個電路(串有保險絲)短路、明顯的實驗結論,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物理知識記憶方法12:公式法
利用公式的物理含義進行邏輯記憶的方法。"看公式、記概念(規律),易記又方便。"如從電流強度的定義式I=Q/t出發,理解并記憶"所謂電流強度,就是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積的電量。"
物理知識記憶方法13:類比法
比較兩個或兩類物理量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屬性,從而達到同化記憶的目的。如學生對一些具有比值定義特點的物理量,往往從純數學觀點去理解,忽略其物理含義。以至于剛弄清密度的含義,碰到比熱,又重蹈覆轍。在復習時,通過類比,可將具有此類特點的物理量,如密度、比熱、電阻、速度、燃燒值、機械效率等概念的共同點一并講解,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物理知識記憶方法14:歸納法
將具有相同屬性的一類物理知識,依據相互聯系,綜合歸納成一有機的知識整體,從而達到整體記憶的方法。如學習了力的初步。念后,相繼出現了許多不同名稱的力,可及時地按力的定義及力的三要素進行歸類列表(表略)。通過列表比較,使學生對力的內涵和外延加深理解,便于記憶和學習。
物理知識記憶方法15:復現法
就是為強化知識在大腦中的印跡而采取多次復習鞏固記憶的方法。記憶的大敵是遺忘,與遺忘作斗爭的良策便是復習,即所謂"一回生、二回熟"。"復現"一般應注意:
(1)及時性。遺忘有先快后慢的特點,因而在學習新概念之后,應及時配備目標測試題,當堂的內容當堂復習強化,作業最好當堂完成;
(2)反復性。有人經過研究認為,復習的次數,可遵循先密后疏的規律,當復習到十次以上,記憶的對象就很難忘卻了。為此,首先必須充分利用復習的機會。例如課前、課后復習、單元全章復習、期中期末復習、畢業升學復習,抓住學生積極迎考的心理,反復(不等于簡單重復)進行強化。其次也應注意利用平時的復習機會,例如講授新舊知識交替部分時,及?quot;掛上鈞"、"接上頭",這樣既自然得體,又省時收效快。
(3)應用性。理科知識比文科知識容易記的原因,不僅在于理科知識間聯系的緊密性,還在于理科知識理解記憶多,應用練習多。在反復的練習中,多種感覺及分析器官協同活動,使大腦皮層增加了重現的可能性,這就是所謂的"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練"。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