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與就業
2021-07-09 17:27:12陽光高考
目前運用在哪些領域
衛星遙感并不是單一的技術,它集中了空間、電子、光學、計算機通信和地學等學科的成就。隨著國際上衛星遙感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多層、立體、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對地觀測的新時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究竟能在哪些領域發揮作用。
1. 觀測PM2.5。就拿目前最受關注的霧霾治理工作來說,從2013年1月1日起,我國對70多個城市開展了PM2.5的監測,同時運用衛星遙感技術,從空中監測灰霾的影響范圍。
2. 用于防災減災。遙感衛星可以用于各類災害應急監測和搶險救災信息支持,如地震、火山活動、土砂災害等。2014年8月3日,云南魯甸發生地震后,國家共調集國內外18顆遙感衛星,對地震災區緊急成像,獲取魯甸地震區域衛星影像數據近百景,為抗震救災發揮了巨大作用。
3. 資源普查。衛星遙感技術可以用來普查地球資源,例如水、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礦藏儲量。今年8月,我國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遙感衛星二十號送入太空。它主要用于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4. 天氣預測、掌握海面溫度、海洋資訊。如果沒有氣象衛星,我們無法全面監測大氣成分,無法做好氣象預報預測;如果沒有海洋衛星,我們很難解決赤潮等問題;如果沒有陸地遙感衛星,我們不能有效地監測森林、沙漠等的變化情況。
5. 考古研究。遙感技術在我國的考古工作中運用越來越多。在新疆的北庭古城、高昌古城,陜西的漢長安城,河南的漢魏洛陽故城、安陽殷墟等很多古代遺址的考古工作中,遙感技術獲得的影像資料,為學者們發現遺跡現象、摸清遺址范圍和內涵、了解遺址過去和當下的保存狀況等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幫助。
6. 農作物生產預測。衛星遙感技術可以掌握全球耕地分布,監測大宗作物的長勢與估產。遙感技術的應用,讓農業統計數據的獲取途徑發生重大變化,有了遙感技術,一個地區的糧食種植面積在衛星照片上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數據的準確性。
7. 軍事。遙感在軍事科學上的應用是顯然的,因為可以遠距離地觀察目標,而且可以獲得相對宏觀的分析數據。在軍事上,遙感可以對目標國家和地區的資源狀況的監視。監視對方軍事部署和大規模的軍事移動。在具體的作戰中,遙感可以幫助分析局部的地形、資源狀況,從而幫助己方進行戰術行動的方案判斷。
畢業生少 就業率高
人們越來越需要深刻地了解我們的地球,了解它的資源,了解他的變化,以便合理安排生產和生活活動。可以說,遙感技術為我們打開了觀察地球的“眼睛”。
在我國,遙感科學與技術目前已成功地應用到包括資源調查、環境保護、政府管理與決策、城市規劃、防災減災、重大工程和國防建設等眾多領域。在國民經濟建設以及國防建設等方面顯示出獨特的戰略地位和意義,許多發達國家已將其列為優先發展的戰略目標,具有很好的發展和應用前景。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遙感科學與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數據顯示,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人數并不多,畢業生規模僅為800-900人。但從連續三年的就業形勢來看,該專業的就業率區間從2011年的85%升高到2013年的95%,就業率呈持續上升趨勢。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城市發展與規劃、國土資源與開發、環境、交通工程、海洋、國防建設等領域的科研單位、企業與行政管理及生產部門,從事與遙感技術相關的理論與應用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從事專業教學、科研工作。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