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與就業
2021-07-09 17:09:56陽光高考
就業領域廣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名字與“電子”、“信息”都掛上了鉤,它既是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學科之間的橋梁,又是電力、電子、信息處理、計算機等諸方面研究和發展的基礎,其應用十分廣泛。司機通過GPS導航設備找到最佳行駛路線;醫生通過醫療儀器判斷病人的病情;指揮官通過雷達、衛星等獲知千里之外的軍事信息;甚至聲傳“天地”號令“八方”的衛星系統也要受它控制。
正如王俊教授介紹的那樣,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包括了所有與電子信息相關的學科,比如通信、計算機、自動化、機械電子、微電子、固體電子,可以應用于物聯網、多媒體信息處理與應用、智能交通與導航、水下潛艇、月面機器人、超高清晰度電視、立體電視、雷達、國防軍事通信等眾多領域。它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發展和應用最為活躍、最有潛力的方向。放眼各行各業,電子信息人才的身影無處不在。
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數據顯示,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18000-20000人/年。男女比例為:男生72%;女生28%。近兩年就業率區間持續保持在75%-80%。
該專業畢業生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器件與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公司、電子整機企業等單位擔任電子產品開發、設計、制造、銷售以及企業管理方面等工作。
電子信息產業開啟智能時代
隨著科技的不斷革新,電子信息產業將開啟智能時代,迎來新一輪春天。2016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20場專題論壇、300位業界專家展示了工業機器人、醫用機器人、無人駕駛智能車、無人機等相關領域的機器人,同時也展示了電子信息科技全產業鏈的發展成果。
人工智能技術不僅涵蓋了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用戶畫像等技術領域,且和大數據、云計算的界限也變得越來越模糊。當這些全部都糅合在一起時,就需要用到很多功能強大且獨特的電子專用設備,需要具有電科技術的專業人才來研發,需要更多的技術為其服務。從長遠來看,電子信息產業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中智能化無疑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未來有希望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領域取得更大突破。
電子信息科學是一個口徑寬、學科覆蓋面廣的專業,同時也是知識更新速度最快的專業之一。這也就要求從業人員不斷地接觸新技術、不斷地更新知識庫,來適應技術變革和市場的需求。那些具備獨立設計和研發能力的畢業生更是眾多企業追逐的焦點。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