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與就業
2021-07-09 17:04:13陽光高考
行業增速快 人才缺口180萬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普及,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交匯融合,引發了數據迅猛增長。新摩爾定律認為,人類有史以來的數據總量,每過18個月就會翻一番。而海量的數據蘊含著巨大生產力和商機。
2011年至2014年四年間,我國大數據處于起步階段,每年均增長在20%以上。2015年,大數據市場規模已達到98.9億元。2016年增速達到45%,超過160億元。預計2020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有望成世界第一數據資源大國。但數據開放度低、技術薄弱、人才缺失、行業應用不深入等都是產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領英發布《2016年中國最熱職位人才報告》顯示,有六類熱門職位的人才當前都處于供不應求狀態,稀缺程度各有不同,其中,數據分析人才的供給指數最低,僅為0.05,屬于高度稀缺。
中國商業聯合會數據分析專業委員會資料顯示,未來3至5年,中國需要180萬數據人才,但截至目前,中國大數據從業人員只有約30萬人。同時,大數據行業選才的標準也在不斷變化。初期,大數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ETL研發、系統架構開發、數據倉庫研究等偏硬件領域,以IT、計算機背景的人才居多。隨著大數據往各垂直領域延伸發展,對統計學、數學專業的人才,數據分析、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偏軟件領域的需求加大。
大數據主要就業方向
2015年9月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系統部署大數據發展工作。《綱要》明確提出了七方面政策機制,其中第六條就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的大數據人才培養體系。目前,大數據主要有三大就業方向:大數據系統研發類、大數據應用開發類和大數據分析類。具體崗位如:大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工程師等。
“大數據分析師是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強調的是數據的應用,側重于統計層面內容會多一些。比如做產品經理,可以通過數據建立金融模型,來推出一些理財產品。而大數據工程師則側重于技術,主要是圍繞大數據平臺系統級的研發,偏開發層面。”華迎教授介紹:“我們把大數據分析在業務中使用的流程總結起來,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數據獲取和預處理、數據存儲管理、數據分析建模、數據可視化。在這個應用流程中,畢業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在不同的環節選擇就業。”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