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解析
2021-07-09 15:28:13陽光高考
什么是文物與博物館學
蘭州大學魏文斌老師介紹:“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簡稱文博專業,它主要涵蓋了文物學和博物館學,并與考古學關系極為密切,是一門內容較復雜、內涵較豐富的人文學科。從某種程度上講,文物與博物館學是屬于文化遺產學(廣義)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的文物與博物館學(2012年以前叫博物館學),與歷史學專業、世界史專業、考古學專業、文物保護技術專業(特設專業)同屬歷史學類,畢業生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
本科階段學習什么
以蘭州大學為例,本科階段學生主要學習的課程有:基礎課包括文物學概論、博物館學概論、考古學通論、文化遺產概論;專業課包括博物館學史、考古學史、藏品管理與編目、博物館陳列與設計、博物館社會教育學、文物保護技術、博物館實習、中國考古學、文物鑒定、文物管理與法規。(各高校開設課程可能略有不同,以高校實際設置課程為準)
畢業生小郭說:“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跨學科,面很廣,有很多東西可以學。此外,我們有很多的實踐環節,比如會去參觀考古工地和博物館。我覺得這個十分有意思。”
文博專業與考古學專業的區別
有人稱考古學為“人類歷史遺存的搬運工”,“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一般考古學專業的學生都要參加田野調查和發掘工作,如南京大學考古專業有一整個學期的野外文物發掘實習。從課程設置看,文博專業可以說更注重室內。如北京大學同時開設了這兩個專業,除了都要學中國考古學、田野考古學概論、文物法規與行政管理外,文博專業還要學博物館陳列內容設計、博物館設計初步、博物館藏品管理、博物館陳列形式設計等課程。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