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熱點題目和作文素材十六
2021-03-02 15:04:54網絡整理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文章。
材料一:1914年圣誕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戰場上出現了奇異的一幕:戰線兩側的同盟國和協約國士兵不約而同地放下武器,爬出戰壕,走到曾經的“無人區”慶祝節日,交換禮品。這就是著名的“圣誕節停戰”。人性的光芒終未被殘酷的戰爭所掩埋。
材料二:2007年,科特迪瓦內戰頻仍。足球明星德羅巴提議將3月的非洲杯預選賽放在叛軍首都布爾凱舉行,并邀請200名政府軍前往觀戰,還送給叛軍領袖一雙印著“為了和平而團結”的球鞋。這是內戰爆發以來雙方首次沒有敵意的見面,最終,科特迪瓦5球大勝,大家共同歡呼。足球竟成為了化解戰爭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也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面對人類面臨的挑戰,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團結而不是制造隔閡,推進合作而不是挑起沖突。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致辭》
校團委計劃舉辦一個“祈愿世界和平”的主題團會,請你圍繞上述材料,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關素材:
疫情之下,再論“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疫情突發的日子里,許多國家主動向我們伸出援手。
從一衣帶水的鄰邦,到遠隔重洋的異域,從用軍機運輸大量物資的俄羅斯、白俄羅斯,到不顧自身困難對我們傾囊相助的巴基斯坦、伊朗……
有太多國家的善意值得中國人銘記。
據人民日報消息:截至3月2日,共有71個國家和9個國際組織宣布向中國捐助疫情防控物資。
這一批批的國際援助,送來的不僅僅是緊缺的物資,還是精神上的聲援與支持。
就像那些寫在日本捐贈物品上的古詩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這些文字讓我們感受到了來自異邦的友愛和溫暖,增強了我們與病毒搏斗的信心和勇氣。
中華民族向來重情重義——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當疫情在中國得到遏制,而在海外大肆蔓延的時候,已經取得一定抗疫經驗,并且穩住心神的中國,開始大力援助其它國家。
意大利是中國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從3月12日起,中國先后向意大利派出3批抗疫專家組,和每一批專家組同機抵達的,還有數十噸的醫療物資。
第二批專家組在米蘭機場合影時,大家拉起一條橫幅,上面是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的名言:同海之浪,同樹之葉,同園之花。
而在從浙江運抵意大利的物資包裝上,貼著一張樂譜,那是意大利歌劇《圖蘭朵》中的一段曲子,對應的歌詞是: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在中國駐意使館的臉書帳號下,意大利網友紛紛寫下“Grazie”(意大利語:謝謝),并配上紅心,表示感謝。
4月10日,外交部公布:中國政府已經或正在向127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物資援助,還向11個國家派出13批醫療專家組。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災難來臨時,國際社會應該守望相助、同舟共濟。
然而,在這種互援互助的友好氛圍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甚至刺耳的聲音。
有些國家不是集中精力與病毒戰斗,而是歧視、抹黑他人,以達到甩鍋、推責的目的。
中國對他國的無私援助,竟然遭到了無恥的詆毀:中國物資是劣質品、中國有政治圖謀……聒噪之聲不絕于耳。
馬云捐給美國100萬只口罩,有的美國人竟然質疑:如果植入了病毒怎么辦?
在我們的同胞中,也有個別人對別國疫情幸災樂禍,甚至拉起橫幅祝他人“疫帆風順”。
面對這些不和諧現象,有人認為:在保守主義愈演愈烈、分離主義遍地開花的時候,一個更加危險、更加撕裂的世界,正在宣告它的到來。
這樣的論調過于悲觀,但是這樣的擔憂卻非杞人憂天。
君不見,早在疫情暴發之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已經抬頭。和衷共濟還是以鄰為壑?人類仿佛走到了一個岔路口。
在這樣的時刻,“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法更顯意義非凡。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
在交通迅捷便利、信息全球共享、經濟互通有無的今天,國家之間走向合作是必然的大趨勢。雖然中途難免會有小波折、小插曲,但是這個大趨勢誰都無法逆轉。
就比如這次的新冠疫情,當病毒襲擊人類時,哪個國家又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縱使是那些最初遠離病毒的發達國家,到頭來依然手忙腳亂,疲于應對。
中國人民付出了非常之代價,終于抑制了病毒的蔓延,但是,封鎖與隔離終非長久之計,如果別國的疫情得不到控制,這樣的戰績又怎能保持?
所以說,團結合作、共同應對才是戰勝病毒的唯一出路,援助別人就是在拯救自己。
英國詩人約翰·多恩有一首著名的詩作《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全文如下: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在大海里獨踞。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刷,
歐洲就會失去一角,
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莊園,
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
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喪鐘為你而鳴。”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人類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素材積累
01. 合則強,孤則弱。——《管子》
02.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03. 獨木不成林,單絲不成線。——漢·崔骃《達旨》
04.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05.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古今賢文》
06.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清·魏源(一個人往上托舉重物是很難舉起的,眾人一起走路很容易走得快。)
07.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費孝通(全世界各種文明如果能相互尊重、和諧相處,那么人類社會就能和平有序、共同繁榮。)
08. 漢字“人”就是一個相互支撐的形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夢想,始終是中國人心中不滅的燈火。
09. 世界始終是我們最初和最后的愛。——加繆 《西西弗的神話》
10. 找到同呼吸、共命運的朋友是人世間最大的幸福。——施皮特勒[瑞士詩人]
11. 因為沒有任何更好的東西,所以我選擇站在人這邊。——米沃什[波蘭詩人]
12.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約翰·多恩[英國詩人]
13. 隔閡或許會讓我們感到安全,獲得了不必相認的自由,但同時也終將陷入孤獨與無力。
14.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15. 在全球緊密相連的世界里,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衰俱衰,和合則兩利、抗爭則兩敗,和則興、斗則亡,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全球命運休戚相關,興衰與共。
16.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魯迅《且介亭雜文末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