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熱點題目和作文素材十五
2021-03-02 15:03:56網絡整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秋季開學后,某大學在部分教室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tǒng),系統(tǒng)自動簽到簽退,并全程監(jiān)控學生上課聽講情況,連發(fā)呆、打瞌睡和玩手機等行為都能識別出來。安裝這一系統(tǒng)后,選課和“替同學答到”或將成為歷史。不過,這一做法卻在網上引發(fā)了巨大爭議。
你怎么看待校方這一做法?請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關素材:
人臉識別術,抓逃的利器,還是作惡的工具?
技術本無善惡之分,行善還是作惡,關鍵在于使用它的人。
同樣是“核”技術,用于發(fā)電,它可以提供大量清潔能源,用于戰(zhàn)爭,它可以把一座城市夷為平地。
“人臉識別”技術也是如此,它無疑是一件利器,最終結果有利還是有弊,就看它被誰握在了手中。
既然存在著巨大的隱患,我們是不是應該徹底拋棄這項新技術?把危險消滅在蔭芽狀態(tài)。
倒也不必因噎廢食。
我們應該在做好風險防范的基礎上,穩(wěn)步推進,讓它更好地為我們造福。
如何進行風險防范,關鍵在于法治的跟進。
歷史上所有重大科技革新,都會對倫理、道德、法治帶來挑戰(zhàn)。
只有法律、制度及時跟進,才能把科技的洪流引入正確的河道,確保它不會肆意泛濫。
汽車的普及導致交通事故急劇上升,如果沒有交通法規(guī)的出臺,馬路上的汽車會鬧出多少人命?
互聯(lián)網的出現(xiàn)讓信息傳遞毫無門檻,如果沒有網絡法規(guī)的約束,色情、暴力、謠言、騙局早已充塞了我們的視聽。
新的技術手段需要新的法律法規(guī)來約束,“人臉識別”同樣如此。
比如,什么樣的機構有權進行“人臉識別”?什么樣的場景下用戶可以拒絕?
商家采集“臉部信息”是否需要提前進行風險說明?是否需要用戶明確表示同意?
商家保管“臉部信息”需要達到什么樣的安全級別?萬一造成泄露需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諸如此類還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法律逐一去厘清,去匡正。
只有法治及時跟進,法律、法規(guī)充分完善,才能確保“人臉識別”這件利器是被好人拿在手中,是在為大家提供便利,造福于民。
只有大家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政府、商家、用戶各方認真對待,“人臉識別”技術才會擁有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相信科技最終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刷臉”時除了覺得便捷,還會覺得安心!
相關推薦:
2021八省聯(lián)考優(yōu)秀作文:浴血立國,淬火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