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研很難有出路的14大專業(2)
2020-12-12 10:45:03網絡整理
10
材料專業
材料學屬于傳統的工科中的基礎,下面細分為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以及金屬材料工程等專業。因為材料類專業本科階段學的東西比較雜,交叉得比較多,真正學到的技能其實不多,又是屬于傳統行業,所以本科畢業后,就業面比較窄,而且工資不高。材料類專業讀研究生才有很多機會搞研究,往工程師方向發展。現在讀研的話一般向納米科技、光電材料、環境薄膜、人工智能及芯片材料等方向,這些方向現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各種科技公司、航空航天企業都需要,可謂前途光明。
11
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并不是大家平常提及很多的工程專業,工程力學要高端很多,主要就是社會上大工程的設計,比如:橋梁、水壩、鐵路等等工程,這關乎著一個工程的成與敗,絕對不是一件小事,所以一般社會上需要的都是研究生以及更高學歷的專業人才,不允許有一丁點的差錯。所以考生們如果想報考工程力學專業就一定要做好讀研究生的準備,這也許還是最低學歷呢。
12
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
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是一個大家都不是特別了解的專業,這個專業呢主要就是從事能源轉化工作,也是操作性非常強的一個專業,而本科時期的教育大家也都知道,注重理論,對于操作和實踐就有一點欠缺了,所以還是要考研,社會上還是更喜歡這方面的研究生,比較好上手工作,培養一個員工的成本不是很高。
13
英語
如果說10年前英語專業人才還比較吃香的話,那近年來英語專業人才可以說是相對過剩了。畢竟各大高校,無論層次高低,都開設了英語或商務英語專業。所以,英語專業畢業生除了少數本科畢業后去當老師外,不少人會被迫選擇考研。
14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屬于基礎型專業,就業面較寬,就業定位不準確,缺乏專業的學科技能是該專業的最大弱點,所以考研成為了該專業畢業生的首選,他們大都希望通過提升學歷來彌補專業上不強的缺陷。
看完這些專業,相信大家都對自己想念的專業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有的考生可能會問“我想學的專業考研需求比較大,但是我自己不確定要不要考研啊?我該換專業還是硬著頭皮報呢?”
老實說,這個問題很多念完4年本科的學生都沒考慮好。每個人情況不同,小編也不能一概而論的告訴大家到底是考研好還是工作好。不過小編可以給大家幾個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考 研 還 是 工 作 , 這 是 個 問 題
考研還是工作?老實說,這個問題很多念完4年本科的學生都沒考慮好。每個人情況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論告訴大家到底是考研好還是工作好。
1.評估自身
讀研從來都不是一件非常輕松的事情,在進行選擇之前,要自我審視:我是否適合研究某些專業知識?我是否對某專業擁有較大的興趣?
適合讀研的人具有以下特征:想要在專業領域取得一番成就,更耐得下心去讀書學習,對所考的專業懷抱著強大興趣又有能力學習,喜歡讀書。
適合直接進行就業的人具有以下特征:比起理論學習和在校研究更喜歡在外實戰,想要更快地積累工作經驗,熱衷于不斷接受工作上新的挑戰。
2.對學歷是否期待
考研是直接提升學歷、“洗白”本科學歷最直接的途徑。對于選擇考研的理由,最多的就是為了以后好找工作。畢竟現在非常多的企業在招聘簡章上明確標出985/211學生優先,甚至有些崗位要求研究生學歷以上。就業市場里,這種對學歷和學校的嚴格要求,使得很多普通院校的同學失去非常多的就業機會。
而對于很多選擇跨專業考研的同學來說,考研是一次重新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的機會。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是很多同學選擇考研的最大原因。
3.家庭經濟是否允許
考研其實是件又費時又費錢的事兒,報班、報考,更別論比人還高的復習資料——都是錢堆出來的啊。一旦考上了,再讀幾年研,不僅沒有工作收入,學費和生活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于家庭條件不好的考生來說無疑都是負擔。而且,萬一一考未中,浪費了備考的時間不說,還可能錯過企業招聘的黃金期,錯失好的工作良機,得不償失。不如選一個對學歷要求不高的專業,畢業后及早步入工作崗位,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學習,有需求的話可以日后再考個在職研。
4.未來的職業規劃
這是最關鍵的考慮之處。如果你選擇考研是為了更好的就業,那就要和未來的職業規劃聯系起來。很多工作具有學歷門檻,例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專業,那你就必須要去考研。但是有一些工作更加注重工作實戰經驗和技術能力,對于學歷反而沒有太高的要求。這個時候你就要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選擇考研還是工作。
從薪資的整體情況來看,碩士薪資整體上比本科生要高一些,但不同行業有很大的差異。在技術性要求比較高的行業中,企業對人員的學歷要求較高,考研不管從薪資上還是以后發展上都要比本科生好很多。但對于那些非技術類工種中,企業更加偏愛的是本科生。考生們在報考時,要根據自己的專業情況來自主選擇。
5.也要把目光放長遠綜合考慮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比較客觀、現實的問題,在做選擇時也應該把目光放長遠,綜合考慮。
你 的 職 業 生 涯 很 長 , 不 止 兩 三 年
很多時候,三年工作經驗是值錢的。但是人的一生是非常長的,你會至少工作四十年,從這個時間跨度上來說,你讀研時候的兩三年和別人開始工作時的兩三年,并沒有非常大的區別。你研究生畢業時起薪有可能不如本科直接工作的同學,甚至對方已經可能升職做得了你的上司,都很正常。三年工作經驗和零經驗,這是本質區別;但是到了五年或以上,三年工作經驗帶來的差距已經微乎其微,這時候本質的區別就變成了:資深、本科學歷和資深、研究生學歷,后者的優勢一目了然。
這個時候,學歷的差距就很難補上了,這是你一生的優勢。
學 歷 是 一 個 過 了 這 村 沒 這 店 的 事 物
如果考研這個事情屬于你的人生目標,你將研究生學歷劃入人生的必做題的話,那么一定要早做準備,早考早好。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但讀研不是。人的學習能力是一個逐年下降的過程。無論是從學習能力,還是精力投入,環境影響來說,學校,必將是準備考研的最佳場所。辭職考研或者邊工作邊考研,必然是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艱辛,克服了非常多的不為人知的困難。所以,趁著自身條件最好的時候考研,是最優選擇。
以上這些因素希望大家可以綜合考慮,當然,現實和想象總有差距,為了能讓大家有更直觀的感受,我們為大家搜羅了些“過來人”的考研感受。
看 看 前 輩 們 怎 么 說
網友一:
我個人支持先考研后工作。在你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你選擇考研,在那個時候你是有著學習的狀態和環境的,更容易考上研究生。
如果你選擇先工作幾年,然后在想著去考研,那其實很沒有必要,也很容易考不上。在那個時候的你早就把知識忘得一干二凈了,想要再認真學習是非常困難的,根本看不進去書。最后只會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網友二:
大多數人考研其實就是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而不是為了說做學術,做科學研究。那如果你在本科畢業的時候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那么何必考研呢?如果找不到好工作的話,再選擇考研,那也是沒問題的。
當然考研這東西還是更多看專業,有些專業本科畢業就很好就業,像計算機、會計啊這些,而有些專業需要碩士學歷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例如金融學、經濟學這些。
所以先工作還是先考研,這個選擇還得根據你自己的專業來定,不能跟風。
網友三:
考研真的是一件很看人毅力的事情,是需要長期堅持學習才能考上的。
工作了幾年之后的人,你肯定是會比你的學生時代要分心給更多事情,上有老下有小,操心的事情是一件比一件多,要想湊出足夠多的時間來學習,那是需要做出很大犧牲的。
所以我認為如果你想考研,就應該大四畢業的時候立馬考了,不要再等到工作了幾年之后才考。如果你當時沒想考,之后也就別再為難自己了。
網友四:
我就是工作了三年之后,又辭職去考研的,去年成功考上研究生,現在已經是研二了。
如果你問我為什么沒有在大學畢業的時候考?那我的答案就是,那時候的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我很迷茫。
我的本科專業是會計,畢業后做了三年財務。工作了三年之后我才發現自己是真的不喜歡做財務,我喜歡做的是IT,于是我毅然決然辭職考研,從頭開始準備跨專業考研。
我認為工作之后再考研比較合適,只有在社會上經歷過風雨的人,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有目的性地去考研。否則考研只是你不想就業的一個借口而已!
關于考研的問題,你想清楚了嗎?說到底,考研不過是人生路上的一小段路而已,能站在當下看長遠最好,如果一時拿不定主意也不著急。
不如先定個小目標把本科敲定,考個清華或者北大、雙一流,考研的事兒說不定到時候就水到渠成了呢?你們說是吧?
點擊查看:專業解讀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