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語文備考建議:務必全面細致,不能只盯住“常見考點”
2020-11-26 16:11:23網絡整理
第三批高考改革試點省份,明年將實施新高考,我們必須適應新時代國家人才培養戰略,認真研究高中新課標新教材,準確把握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深刻領會今年新高考全國 I 卷和 II 卷精神實質,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化與發展,全面優化復習備考工作,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發展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
1、在文言文閱讀方面,重視經典課文的復習。保證一定的閱讀量,養成天天閱讀的習慣,重視誦讀,增強語感。抓實抓好文言實詞以及文化常識的積累,突出關鍵詞和整句的翻譯訓練,注意古今差異,更要關注古今相同、相通、相融之處。語言文字運用,必須適應新高考的變化,復習務必全面、細致,不能只盯住“常見考點”。做實做好基礎知識(特別是語病知識)的梳理與探究,強調情境性和任務性,學會從語義、語境、用法等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關注語言策略與技能的“適切性”。課外提倡閱讀主流媒體的文章,關注科技創新成果,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文質兼美的新鮮佳作,鼓勵熟讀成誦。
2、論述類文本閱讀,關注貼近時代、貼近生活的論述類文本,注重論點、論據、論證之間的關聯分析,加強邏輯推理、信息加工等認知的關鍵能力的培養。強化復雜信息處理能力,擴大閱讀面,克服畏難畏新的心理,注意在生活和跨學科的學習中學習論述類文本。注意選擇題的特殊性,理解試題命制的合理性、嚴密性、排他性,提高正選率。實用類文本閱讀,培養多個來源、多則文本的信息加工處理的能力,學會選用恰當的策略,篩選、比較、分析、概括、運用信息。文體寫作繼續加強應用文寫作,盡量多一些演講稿、書信、倡議書、慰問信、讀后感、觀后感等訓練,提升整體寫作能力。
3、文學類文本閱讀,深入領會新課程標準的評價要求,拓展文學欣賞的必備知識,錘煉閱讀鑒賞的關鍵能力,多涉獵風格多樣的中外文學作品,利用好小說欣賞的選修教材,了解現當代小說在“敘述”“虛構”“場景”“主題”“人物”“情節”“結構”“情感”等方面的創新之處。古代詩歌閱讀教學,要落實新課標理念,重點抓審美體驗與比較鑒賞。既要利用必備名篇掌握詩歌中的典型形象與常用手法,以助閱讀中舉一反三,也可以適當拓寬所閱讀的詩歌的類型,了解古代文人唱和酬答、奉和應制、寄贈、哭吊、題畫等社交活動,理解其中的詩人情感與文化信息。學會比較兩個以上文學作品在主題、表現形式、作品風格上的異同,能對同一個作品的不同闡釋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質疑。
4、對于現當代文學作品,要了解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加深對中國革命傳統的認識和理解;深入理解革命志士英勇奮斗、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理解人民群眾勤勞勇敢、正真樸實的性格,理解新中國建設者愛崗敬業、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點擊查看:高考備考策略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