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地處偏遠的傳統985和一所發達地區的普通211,我們到底該如何抉擇?
2020-09-24 10:37:11網絡整理
很多家長、考生在高考報考時,經常忽略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地理位置對高校的影響。事實上,很多學生、家長在擇校時就是看自己的分數大概能上哪些學校,然后挑那些最接近的報,因為這樣可以“不浪費分數”。
那么,高校的地理位置為什么需要我們特別考慮,一所地處偏遠的傳統985和一所發達地區的普通211,我們到底該如何抉擇?今天,高考君就為大家把這個問題說透。
偏遠名校分數下降已成事實
我們先看一個例子,2018年哈工大在河北省的理科提檔線為663分,北郵在河北省的理科投檔線竟高達667分,比哈工大還高了4分。
(大家要注意,我們這里比的是提檔線,也就是最差專業的錄取線,如果按不同專業比錄取分數,那北郵計算機專業的錄取分數一定比哈工大所有專業都高一截)
看到這個數據讓人十分驚訝,縱然有著河北考生喜歡考離家近的北京這個因素,其他也有不少省份哈工大分數還是比北郵高,但總體來看,北郵的提檔線確實已經和哈工大相當接近了。
但看學校實力呢?說句直接的,兩校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哈工大是歷批次重點985,國內響當當的傳統理工名校,知名校友無數,還是C9中的一員,哈工大的名聲無人不知。北郵只是一個特色鮮明的高水平211,除了計算機、通信就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專業了。
那北郵為何能與哈工大搶學生,只有一個答案,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哈爾濱。
這種例子并不是個例,蘭大、西北工大、吉大等西北、東北地區的傳統名校錄取分數的逐年下降是不爭的事實,考生不愿意去那么遠讀書。而一線、二線城市,沿海發達城市的名不見經傳的學校,如上海大學、蘇州大學、深圳大學等分數卻節節攀升。
還有最新的2020投檔線哈工大深圳校區投檔線繼續超校本部!
一所高校在校本部與分校區的本科生錄取上,通常情況是校本部的投檔線高于分校區的投檔線
然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的理工類在各省投檔線連續兩年均高于校本部!
2020年哈工大(深圳)錄取統計表
由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校本部)未公布錄取數據,高考君從考試院發布的投檔數數據里摘錄了三個高考大省的投檔情況(理工)
河北 672
河南 670
廣東 645
均低于深圳校區。
再看2019年哈工大錄取數據
三個校區中,深圳校區后來居上。2017年兩校區在廣東的理科最低分還同為581分,2018年差距拉開到10分,2019年繼續拉開到15分。
在校本部所在省黑龍江,差距也在拉大。2017年哈工大(深圳)理科最低分超過校本部1分,2018年拉開到17分,2019年拉開到24分。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相較于校本部,實際上軟硬件無法和校本部相比,校園面積也十分受限。
但它也有最大的優勢,地處深圳,能夠享受這所一線城市所帶來的各種區位優勢。另外,根據2018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全職在深圳工作的院士11人,占哈工大三校區全職院士總數的61%。全職教師中80%以上具有海外留學和工作經歷,90%為國家及深圳市政府認定的各級高層次人才。由此可見,地理位置和學術實力都是影響生源質量的重要因素。
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力壓校本部已成事實,學霸們用腳投票太“殘酷”!還是那句話,分數不騙人,學生家長不傻,學校分高說明得到了學生、家長的認可。那么好的地理位置對一所高校到底有哪些優勢?
地理位置好有哪些優勢?
所有的優勢匯總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在本地找工作方便
每個學校都有各自的影響范圍,除了清北復交這種名震全國的,其他普通高校都有自己的“地盤”,比如武漢大學的畢業生來廣州找工作,那他一定拼不過本地中山大學的畢業生;再比如東北企業肯定認可吉大的學生,但要去四川找工作的話,吉大畢業生肯定拼不過川大的學生,這就是高校的“勢力范圍”:出了本地,可能別的地方企業就不太認可你;
這種差距從何而來?
1、找工作有不小的比例是靠實習的,大四在一家企業實習時表現的好,人家就直接留下你了,不用再走投簡歷,筆試面試這一套流程了。越好的企業,通過實習留下的畢業生往往比校招招來的還多。而在實習方面,本地學校有著先天的優勢,本地學生找個實習晚上能回學校住,學校有事也隨時可以回去,外地學生過來實習則只能租房住,學校有事飛回去?顯然不太現實,太折騰了。
2、本地學生有著更多的校友資源。這一點也很好理解,本地企業里大部分都是本地學校的學生,你的面試官也許就是中山大學的學長,那他自然要照顧同門師弟,以后工作上也好互相照應。如果兩個條件類似的應聘者,一個武大一個中大,大多數人都會要中大的這個。
我們讀大學,說白了就是為了找個好工作。好工作哪里有?答:經濟發達的好城市工資明顯更高。那如何在好城市找到工作?答:去好城市當地讀大學。
再舉個例子:深圳大學是一所雙非院校,論實力、論底蘊都沒什么底氣,但近年來深大的錄取分數已超過部分211,僅僅因為深大守著深圳,深圳本地名校太少,深大畢業生的就業特別好。
讀書與就業是不可分割的,就業上的優勢就是地理位置給我們帶來的最大紅利。
另外還有一點更深刻的社會問題,就是國內的階級固化正在逐步加重,意思就是,以后有錢的會一直有錢,窮的會一直窮。
這一點也很好理解,發達城市有好的企業,能開更高的工資,自然能吸引國內最好的人才,當地的大學也能吸引更好的生源,學校也越辦越好,人才為城市發展又做出貢獻,城市經濟越來越好,久而久之形成了良性循環。而經濟不好的城市,學生都往外面大城市考,能留在大城市就不想回家,哪怕門口就守著名校也要往外考出去,因為本地企業待遇不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人才越來越少,企業也越來越不行。
還有一點也提一句,北京上海學生考名校的難度跟山東河北的考生怎么比,本來人家底子就好,孩子上名校還容易,窮人翻身越來越難,也只剩高考這條路了,那高考還不趕緊考出來,可別讓自己的孩子再體驗山東、河北高考的恐怖了。
我們該放棄名校
選擇好城市的一般學校嗎?
這個問題是所有人都疑惑,也是最難回答的,首先這個答案因人而異,以下這幾類的學生,都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好好掂量。
1、清北華五人不用特別考慮地域
這8所學校可以說是國內最好的8所學校,也都是影響力輻及全國的高校,如果你立志讀這8所學校中的一所,那就不用考慮地域這回事了,全國走到哪都認你。
清北不用說了,沒讀過書的老人都知道清華北大,清北畢業生找工作在全國都是“橫著走”的。人大是北京老三,而且沒有差專業,不管在北京還是全國也都是很受認可的。
華東五校則要稍稍細分一下,如果你一心想留上海,那最好沖一下復交,甚至你的分數能夠上清北的差專業了,也建議你去讀復交的王牌專業,復交學生留在上海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上海大企業里復交學生的比例也明顯多于清北,因此找工作時甚至不用怕清北的學生,有師兄師姐罩著你呢。
如果你不考慮在上海和全國人才擠破頭,那后面的浙大、科大、南大都不錯,在全國范圍內也都吃得開。
2、有理想的目標城市,一定要考慮當地院校
如果你目標很明確,將來一定要去北上廣深、南京武漢成都杭州等某個發達城市工作生活,那首選一定要考慮本地高校,原因上面已經說過了,本地高校在找工作時有著很大的優勢。哪怕放棄一些985名校去讀一所當地211也是很值得的,這種發達城市的211都有著不錯的潛力,也許過個20年也變成全國名校了,院校也是會發展的,好的學校不一定一直好,差的學校也不一定一直差。
3、沒有目標城市,則要首先985名校
如果你現階段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也沒有特別想讀的專業,那請記住,能上985盡量上985,分數相近的偏遠985和一線城市211,一定選985。
首先,985比211強,985的名頭在這擺著,會給你第一學歷的優勢。職場上有一個潛規則,就是論出身只看本科院校,普通一本本科、985碩士的學生一般不好意思說自己是985學生。越來越多的好企業在招聘時都開始卡第一學歷,如果你的本科不是985或者重點985,哪怕你是清北碩士也過不了簡歷篩選的第一關。
其次,偏遠地區985往往分數不高,一般一線城市211的分數就可以上一所985名校,顯得非常超值。
最重要的一點,985名校在讀研時更有優勢。本科偏遠,考研考到大城市不就行了。
現在社會的競爭很激烈,哪怕985本科的學歷想找個好工作也已經不容易了,而985學生在考研時有先天優勢。
其一,985高校有更高的保研率。越好的學校保研率越高,985高校保研率一定比211高,這是政策決定的,不是分數決定的。只要你大學認真學習,成績弄好一點,那別人都忙著考研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畢業旅行了,當然你想外推保研到外校對成績的要求要更高。
其二,985高校學生考研調劑時更占優勢。如果你考研沒考上目標院校必須調劑時,985的名頭是你的一大優勢,因為很多名校都表示只接受本科985的調劑生。
另外,邊遠985學校學風往往更好。國內學風最好的那些高校,基本都不是北上的那些學校,城市太繁華周圍好玩的太多了,學風好的往往是一些偏遠地區的985名校,典型的如中科大,被學生們稱為“中國唯一一所還能容下一張安靜書桌的高校”,哈工大、蘭大、西北工大都是以扎實的學風著名。
因此,如果你沒有目標城市,本科讀一所稍偏遠的985名校,長長見識,有了目標后,考研再考到好城市,這樣既留下了名校的第一學歷,又占了當地高校好找工作的便宜,一舉兩得,這條路簡直完美。
點擊查看:高考新聞資訊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