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起止時間?
來源:網絡整理 2020-09-08 09:30:07
戊戌變法的起止時間為: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1戊戌變法內容
文教改革
創辦京師大學堂;所有書院、祠廟、義學、社學一律改為兼習中西學的學堂;各省會設高等學堂,郡城設中等學堂,州縣設小學;鼓勵私人開辦學堂;設立翻譯、醫學、農務、商學、路、礦、茶務、蠶桑速成學堂;派皇族宗室出國游歷,挑選學生到日本游學廢八股、鄉會試及生童歲、科考試,改考歷史、政治、時務及四書五經,以及定期舉行經濟特科;設譯書局,頒發著書及發明給獎章程,保薦格致人才。
主要措施為:
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譯書局,派留學生;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
經濟改革
康有為強調中國必須以工商立國,才能富國養民;另因為官辦企業多弊病,故也著重鼓勵民辦企業;設鐵路礦務總局、農工商總局,并在各省設分局;廣泛開設農會,刊印農報,購買農具,訂立獎勵學藝、農業程序,編譯外國農學書籍,采用中西各法切實開墾;頒發制器及振興工藝給獎章程;在各地設立工廠;在各省設商務局、商會,保護商務,推廣口岸商埠、開放八旗經商的禁令,名其學習士農工商自謀生計;倡辦實業,促進生產;鼓勵私人開辦工礦企業。
2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政治經濟
一、推動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帶著光緒逃到西安,這給慈禧以慘痛教訓。簽訂《辛丑條約》后,慈禧太后下令實行新政,其內容有:編練新軍;廢科舉,建學堂;獎勵民辦工廠;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預備立憲;成立咨政院、咨議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經超出了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
二、激起了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
戊戌維新失敗后,支持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革命黨人(此條更準確的說應為戊戌政變的影響,而不是戊戌變法本身的影響。)。
思想文化
一、推動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
(1)變法理論更加深入人心。
人們普遍認為,不變沒有出路,變是古今通理,中國還應該大變、全變。
(2)民主思想進一步傳播。
維新派只敢講“民權”,承認人民有參與管理政治的權利,但是不敢講“民主”,不肯承認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戊戌維新之后,民主思潮就充分發展起來了。
(3)激起了新一輪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熱潮。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