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考招錄現場
2020-08-20 09:14:11網絡整理
西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已于8月6日正式開始,目前正在進行本科第一批投檔錄取。8月17日,媒體記者們懷著對招生錄取工作的好奇之心,走進錄取現場,親眼目睹錄取的全過程。
廣西錄取場所設在自治區招生考試院辦公樓,為確保錄取工作安全平穩順利進行,整個場所管理嚴格,由專人值守。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大樓入口處設置了體溫監測點,所有進入的人員都要測量體溫正常才能通過。通過“體溫關”后,接著要過“證件關”,多名工作人員在門口嚴格把關,逐一檢查確認所有進入辦公樓的人員都佩戴專門的出入證或工作證后,方可進入辦公樓。
錄取現場是什么樣?考生是怎么樣被錄取的?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
設立8個工作組,紀委全程監督
廣西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實行計算機遠程異地網上錄取,包括五個環節,即投檔、閱檔、預錄取、錄取檢查、打印錄取名冊。
為確保錄取工作順利,今年廣西錄取工作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共設領導小組和8個工作組,分別是計劃組、檔案調配組、錄取檢查組、系統維護組、咨詢組、文秘宣傳組、后勤保衛組、紀律監督組。近百名工作人員被分配到這8個工作小組,他們在各自小組中各司其職。此外,自治區紀委監委駐教育廳紀檢監察組對招生錄取工作進行全程監督,保證招生錄取公平公正。
爭取更多招生計劃,提高考生的錄取機率
一進入辦公樓大廳,“深入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確保錄取公平公正”的標語映入眼簾,給人嚴肅莊重的感覺。參觀代表們來到計劃組辦公室,只見佩戴工作證的工作人員人手一臺電腦,正端坐在電腦前認真工作。
據自治區招生考試院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處干部,計劃組成員于淼介紹,招生計劃是錄取工作的源頭,計劃工作有嚴格的管理規定和審核流程,每一個招生計劃都必須經過與院校的充分溝通、錄檢人員的生源情況初審、計劃組工作人員的計劃合理性公平性復核、再復核以及最終審批等步驟才能進行調整,確保招生計劃工作的科學合理、準確有效,保證招生計劃公平公正地落實到考生身上。
在錄取過程中,計劃組的工作人員主動與院校溝通,根據院校的意愿和生源情況,爭取更多的招生計劃,提高廣西考生的錄取機率。從8月6日錄取開始到現在,在教育部錄取前已下達的招生計劃的基礎上,已為廣西考生爭取到了170所院校追加額外的1200多個招生計劃,其中,136所區外院校追加額外的700多個招生計劃,正在錄取的本科第一批,也已經有7所重點院校向廣西追加了額外的60多個招生計劃。
“沒有錄滿的院校招生計劃怎么處理呢?”在錄取過程中,一些錄取批次,例如本科提前批的其他類、專項計劃批等,在一輪投檔錄取結束后,仍有一些院校沒有錄滿,計劃組及時對這些計劃缺額信息進行整理,并公布給考生重新填報征集志愿。
多次模擬投檔,盡可能減少退檔考生數
據自治區招生考試院副院長涂第東介紹,該院依照國家的招生工作規定,并結合廣西實際情況,科學制定了招生錄取實施細則,包括排序投檔規則、計劃調整規則、錄取審核規則等。
廣西全部實行遠程網上錄取,使用的都是電子檔案。考生電子檔案的投放,由計算機按相應程序自動進行,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干擾。截至目前,今年錄取工作已投放考生檔案約7.2萬份。
為確保每一所招生院校正式投檔結果的精準,本科第一批于8月15日下午至16日下午進行了9次模擬投檔,對院校的生源情況和投檔線進行預測,并及時通知招生院校根據模擬投檔的生源情況及本校招生計劃,調整投檔比例,盡可能減少退檔考生數。模擬投檔結束后,本科第一批于8月16日晚上正式投檔。
檔案投出后,招生院校的工作人員在本校招生錄取場所通過網絡下載考生電子檔案,審閱考生電子檔案,確定擬錄取考生的擬錄專業;對未被錄取考生根據有關規定如實寫明退檔原因,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投檔考生的預錄取結果。
雙人錄檢,確保錄取準確無誤
錄取檢查是保證公平公正最重要的工作環節。當前,國家規定的高校招生錄取按照 “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原則進行,學校是招生錄取的主體,對錄取結果負責,省級招辦要監督學校執行國家招生政策的情況,是否按計劃招生,是否按事先公開的規則錄取。監督任務主要由錄取檢查組負責。在錄檢大廳,27名佩戴工作證的錄檢員面對著電腦仔細核對招生院校的擬錄取結果。錄檢采取“雙人錄檢”的辦法,即兩名錄檢員為一組,每名錄檢員獨立對照學校的招生章程、學校分專業的規則(專業優先還是分數優先)、學校對身體條件的要求等,共同對所分配招生院校所提交的錄退單進行檢查核對,雙人審核無誤、結果一致后驗證才能錄檢通過。雙人錄檢既能防止錯漏,也能互相制約,是保證錄取公平公正的有效措施。
為了提高錄取檢查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自治區招生考試院還專門開發了錄取檢查輔助程序,可以按照學校分檔規則進行排列檢查,確保錄取結果準確無誤。
在錄檢大廳,錄檢員現場演示了考生是如何被錄取的。通過電腦,各院校的錄取和退檔信息一目了然。錄檢員隨機打開一所院校的錄取信息,一名考生的錄取狀態顯示為“已錄取”。一名前來參觀的考生報考某院校,負責該院校錄檢任務的兩名錄檢員當場對照該院校的招生章程、錄取規則,對該考生的錄取信息進行檢查核對。從錄取系統中看到,該考生因分數不夠,錄不到第一個專業,按照分數優先的錄取原則,錄到了第二個專業。“你被錄取到某院校了!”錄檢員仔細核對后告訴該考生。聽完錄檢員的話,該考生驚嘆不已:“在錄取現場親眼看到了自己錄取的全過程,感覺很震撼!看到自己被心儀的學校錄取,心情非常激動!之前我一直認為投檔錄取只是電腦進行運作,參觀之后才發現原來還有人工再次核對檢查,不僅制度嚴謹,而且操作很規范,這樣我就放心了。”
“錄取后多久才能收到錄取通知書?”該考生疑惑地問。“錄取通知書由錄取學校直接寄發給考生本人,大學一般在錄取結束后一周內會發出錄取通知書。被錄取后,如果超出正常時間沒收到錄取通知書,考生可以再檢查報名信息中填寫的錄取通知書寄達地址是否正確,登錄錄取學校網站查看錄取通知書發放公告或電話咨詢學校招生工作人員,并保持自己的電話暢通。”涂第東告訴考生。
退檔原因逐一核查,確保錄取公平公正
在錄檢員隨機打開某院校的退檔信息中,一名考生的退檔原因是“其他,專業分偏低”。錄檢員仔細對照招生規則,檢查考生的退檔理由是否充分。
在場的一位考生擔心自己的檔案被投到某院校后,也會被退檔。涂第東副院長詳細解答:“投檔后又被退檔的情況在錄取中確實存在,但這種情況所占比例非常低。投檔后被退檔的主要原因有三種:一是分數偏低只填熱門專業,又不服從專業調劑;二是身體條件與所填專業要求不符,比如某些專業對視力有要求,不能有色盲色弱的情況;三是按照擇優錄取原則多超計劃投檔檔案,成績較低的考生極有可能被退檔。”
“這種情況能不能避免呢?”這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長很關心的問題。“前兩種情況是符合規則的退檔,我們要控制的是第三種情況。自治區招生考試院采取了三項措施:一是降低投檔比例,原則上按招生計劃的1:1投檔,學校要求提高投檔比例的,也就是要求投檔數多于計劃數的,必須承諾,只要考生填報有服從調劑志愿,則全部錄取;二是嚴格審核退檔考生的退檔理由,避免不合理退檔情況發生;三是錄檢員動員學校增加機動計劃錄取優秀考生,這挺有成效的。通過控制投檔比例和工作人員的努力,在平行志愿批次中,投檔后被退檔的考生是非常少的。”涂第東解釋道。
設立體檢監督崗,保障殘疾考生圓大學夢
在錄檢大廳,參觀代表們看到,大廳左側專門設立了體檢監督的崗位。自治區衛健委派駐了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體檢部的專家,在錄取現場專門監督院校是否認真、嚴格執行體檢標準,并對院校提出的考生體檢表上有異議的情況作出解釋說明,有效保障殘疾考生和身體條件受限考生的權益。
截至8月17日,兩名殘疾考生和身體受限的考生已順利錄取到其能夠完成學業的院校和專業。
點擊查看:廣西高考新聞資訊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