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職業學院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2020-06-15 21:59:09高考網整理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第一章總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為保證學院2020年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深入實施“陽光工程”、規范招生管理,維護學院和考生合法權益,結合學院招生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章程。
第一條本章程適用于山東理工職業學院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
第二條山東理工職業學院招生工作貫徹“公平、公正、透明”,兼顧“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
第三條山東理工職業學院招生工作接受紀檢部門、新聞媒體、考生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學院概況
第四條學院名稱:山東理工職業學院
第五條學院國標代碼:14242
第六條學院辦學性質: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第七條辦學層次:高職(專科)
第八條學制:三年
第九條校址:山東省濟寧市太白湖新區濟寧大道37號
第十條學院歷史:學院前身是山東省貿易職工大學,始建于1950年,1998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舉辦普通高等職業教育的院校,2009年3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改建為山東理工職業學院。現為山東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山東省第二批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工程立項建設單位。
第十一條地理環境:學院地處聞名中外的孔孟之鄉--濟寧市太白湖新區。交通便利,生態資源得天獨厚,是濟寧市行政商務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閑度假勝地和生態宜居新城。
第十二條辦學特色: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產學研結合為途徑的辦學指導思想,貫徹“一切為了學生成才與就業”的辦學方針,走就業拉動、科研帶動、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路子,致力于建設“低碳、生態、新能源、新信息示范大學校園”和“省級特色示范高職院校”。打造先進制造業、新興戰略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學院牢牢把握內涵發展、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這個主基調,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特色辦學、職教報國”的發展理念,走特色化辦學、集團化辦學、國際化辦學和產學研結合辦學的路子。確立“立足濟寧、面向魯南、服務山東”的辦學定位,明確“把學院打造成辦學優勢突出、辦學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高、社會服務能力強,具有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的省級技能型特色名校”的辦學目標,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理念,加強內涵建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對接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重點專業布局,形成了以新興戰略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要服務方向,以煤炭化工類、光伏發電類專業為特色,以機、電、制造類專業為重點,工、管、經協調發展、布局合理的專業體系。
第十三條辦學實力:學院占地1022畝,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8.4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4億元,圖書149萬冊,校內實驗和實訓室205個,校外實訓基地333個。學院現有教職工820人,專任教師623人,還有452名企業工程師、技師擔任兼職教師。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中德智能制造國際學院)、汽車工程學院(中德諾浩汽車學院)、航空學院(中澳通用航空國際學院)、航海學院(山東省船員培訓中心)、金融會計學院(互聯網金融學院)、商學院(儒商學院)、光電工程學院(晶科(中國)光伏科技學院)、化工新材料工程學院(生態環境工程學院)、軟件工程學院(慧與大數據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山東BIM技術工程中心)、文創藝術學院(非遺培訓學院)、旅游學院(中瑞、中新國際旅游學院)、人工智能學院、中醫醫養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等18個二級學院和教學院部。學院開設對接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9個專業集群,52個專業。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有來自36個國家的留學生200余人。依托千畝校園建成的學院“天工園景區”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綠色生態校園被評為濟寧十大優秀建筑群之首,為師生工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學院注重職業素質培養,實行“雙證書”(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培養模式,在全國、全省職業技能大賽中屢獲大獎。學院在全國高職院校中率先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實施“訂單式”培養模式,保障畢業生優質就業。
學院近幾年取得的榮譽:山東省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第二批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工程立項建設單位、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系統教育改革示范院校、中德諾浩高技能汽車人才培養國家級教師培訓示范基地、山東省船員培訓基地、省級文明單位、全國光伏農業特別貢獻教育獎、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