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體育學院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2020-06-14 22:01:32高考網整理
山東體育學院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做好2020年招生工作,選拔符合培養要求的新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及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招生委員會、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的有關文件規定,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本章程適用于2020年山東體育學院普通全日制本科招生工作。
第二章學校簡介
第三條學校名稱:“山東體育學院”,學校代碼:“10457”。
第四條辦學層次: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辦學類型: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第五條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山東省體育局、山東省教育廳。
第六條辦學地點:濟南校區(濟南市世紀大道10600號)、日照校區(日照市東港區山東路685號)。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大一到大四在日照校區就讀;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專業的學生大一在日照校區就讀、大二到大四在濟南校區就讀;應用心理學、新聞學(校企合作)、體育經濟與管理、特殊教育、舞蹈表演、休閑體育(校企合作)、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校企合作)、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校企合作)、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大一到大四在濟南校區就讀。
第七條學校簡介:山東體育學院是山東省一所獨立設置的普通高等體育院校,始建于1958年,1983年和2003年先后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為學士和碩士培養單位,2005年獲全國首批體育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和體育學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山東體育學院秉承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踐行“堅卓競遠”的校訓,發揚“嚴勤創實”的校風,突出體育辦學特色,不斷強化內涵建設,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體育學科為主,體育相關學科為輔,教育學、文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交叉發展的應用型專業院校。
我校現有濟南、日照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3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其中大型教學訓練場館10棟,面積17.9萬平方米,國際標準田徑場7塊,面積10.9萬平方米。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級實驗教學中心教學4個,其中2016年新增運動與健身科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833.37萬元。館藏紙質圖書59.76萬冊;紙質期刊556種,電子圖書140.9萬冊,電子數據庫7個,是山東省最大的體育文獻信息資料中心。
現有教師705人,269人具有高級職稱,占比38.16%,學校現有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名、國家體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2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名、全國優秀教師7名、省級優秀教師5名、碩士生導師227名。1名教師獲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16名教師獲山東省高等學校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1等獎。
學校還擁有一批運動技能突出、運動成績優異、業務素質過硬的術科師資隊伍。其中,運動技術水平達健將級的有47人(含5名國際健將),達一級的有31人。他們當中有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亞錦賽、全運會、全國錦標賽冠軍23個。有國家級以上裁判29人,其中國際級裁判6人。另外,在全省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和訓練基地有40余名國家級教練、高級教練為我校兼職教師。
學校目前設“國家兩院”(國家足球學院、國家籃球學院)、競技體育與體育教育學院、武術學院、運動與健康學院、體育傳媒信息與技術學院、體育社會科學學院、體育藝術學院、研究生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體育學院附屬中學(山東省體育實驗中學)等11個教學單位。全日制本科教育設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人體科學、特殊教育、運動康復、應用心理學、英語、新聞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經濟與管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健康服務與管理、舞蹈表演、表演、舞蹈編導、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共20個專業,涉及教育學、文學、理學、藝術學、管理學5大學科門類,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下設的全部7個本科專業;同時,在辦學方向上突出專業交叉,積極發展交叉專業。目前我校專業設置符合學校的發展定位,其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數量較好地滿足了我省體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截至2019年9月,全院各類在校生8934名,其中研究生481名、本科生8453名。近年來,學校共獲得30枚奧運獎牌,其中10枚奧運金牌,張夢雪在女子10米氣手槍項目摘獲里約奧運會首枚金牌、楊方旭獲女排金牌、知名校友李曉霞獲乒乓球女子團體金牌。2018年雅加達亞會會,有50名學生和校友參賽,勇奪11金8銀5銅。此外,近三年還在其他全國以上各類賽事獲得218金301銀336銅。按照國家體育總局提出的“一校一品牌,一校一賽事”的目標,我校率先開啟了品牌賽事運營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相結合的新探索,2016年發起并承辦了“SCBA全國體育院校籃球聯賽”這一國家級籃球聯賽,學校男子代表隊連續兩年獲聯賽冠,女子代表隊連續兩年分別獲得亞軍和季軍。
我校現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包括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康復學、運動人體科學與民族傳統體育學5個二級學科和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3個體育專業碩士學位領域,其中運動人體科學為省級重點學科。此外,學校與4所體育院校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
學校設有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齊魯體育文化研究中心、齊魯體育文化博物館、山東省校園足球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體育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山東省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幼兒體育研究中心、山東省體育藝術發展研究中心,同時擁有山東省級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中心、數字體育教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體育教學與訓練實驗中心、運動健康與健身科技實驗室、體育健身器材裝備與技術實驗室,山東省省級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三創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建設)“運動促進健康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高校優勢學科研究團隊。我校主辦的《山東體育學院學報》為全國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
學校積極探索開放式辦學模式。通過選派教師赴美國交流學習、參加非洲武術培訓項目,選派教練員、運動員出國培訓、比賽,不斷擴大國際交流合作。我校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泰勒分校護理與健康學院、烏克蘭國立體育運動大學、AFA亞洲健身學院等達成友好合作協議。
建院60年來,學校為國家和我省培養了近4萬名優秀畢業生,為國家體育事業振興和山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下一步,我校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歷次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抓住歷史機遇,以“對接需求,協同創新,集聚特色”的發展理念為指引,加強內涵建設,努力實現新起點上的新跨越,為我省經濟文化強省和體育強省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三章組織機構
第八條學校成立由院長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校招生工作,并設立招生辦公室,具體組織和實施招生工作。招生紀律監察工作由本校紀委、監察處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