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啟動建設文科實驗室
2020-05-26 09:01:43網絡整理
高校文科實驗室,遠遠不能與理工科實驗室相比。不過日前發布的《教育部社會科學司2020年工作要點》提出,將啟動高校文科實驗室建設。
啟動高校文科實驗室建設、名校強基計劃文史哲基礎學科占一半、數十所理工科名校發力新文科建設……近年來,高校學科調整中最顯著的現象之一,就是文科的更新。
當文科發展起來了,文科生還會受“鄙視”么?
實驗室
高校文科實驗室如何建設,《教育部社會科學司2020年工作要點》中提出了兩個關鍵。
其一,重點支持建設一批文科實驗室,促進研究方法創新和學科交叉融合。其二,修訂《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開展重點研究基地綜合評估,開放競爭、動態調整。
文化學者、上海開放大學教授鮑鵬山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文科實驗室的建設,表明高校至少認識到文科的重要性,有意識總歸是積極的信號。
長期以來,偏差觀念認為,文科生不需要像理科生那樣進行專業化的實驗技能訓練,由此導致文科實驗室建設一直處于滯后的狀態。
專家指出,人才隊伍建設差異突出、跨專業文科綜合實驗室建設發展滯后、文科實驗室平臺資源共享力度不夠、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分布不均……文科實驗室與理工科實驗室差距明顯。
2019年《科技部關于批準建設媒體融合與傳播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發布,以中國傳媒大學為依托單位的媒體融合與傳播實驗室,成為歷年來為數不多的文科類國家重點實驗室。
根據科技部2018年發布的重點實驗室年報《2016年度國家重點實驗室年報》,截至2016年底,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共254個,主要分布在8個學科領域,集中在理、工、醫等學科。
眼下,大學最熱門的專業當屬人工智能,高校人工智能實驗室不缺西安交大這樣的理工科院校,也不缺北京外國語大學這樣的文科類高校。
不僅有實驗室,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也在建設。按照《人工智能行動計劃》設定的目標,到2020年要建設50家。
人工智能試驗區也在擴張。3月9日,科技部網站公布四個函,支持濟南、成都、西安、重慶四地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至此獲科技部支持建設的試驗區已增至11個。
新文科
啟動建設高校文科實驗室之外,近年來高校還在大力調整文科設置。
2019年,自主招生迎來“史上最嚴”,文科生首先迎來當頭一棒。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理工類高校婉拒文科生,甚至連南京師范大學這樣的師范類高校,都取消了人文類和外語類的招生計劃。
不過,運行17年的自主招生走進尾聲,今年教育部發布強基計劃。日前36所強基計劃試點高校的招生簡章已全部就位,既有數、物、化、生,也有史、哲、古文字學,文科占據半壁江山。
其中,北京大學將歷史學類、考古學、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古文字學方向)納入強基計劃,這些文科專業均為學科評估“A+”。
有著“中國理工科最高學府”之稱的清華大學,則在去年專門召開了文科工作會議,還宣布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當前,我國的院士制度只設立在理工農醫等學科,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一直沒有與之相當地位和影響的學術稱號。
無獨有偶,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見長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去年也召開了“科技人文發展專家咨詢會”,宣布將大力發展新文科。
除兩大理工名校重抓文科,數十所理工類高校也有向文科發力之勢。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的2018年各省市經動態調整增列的學位授權點清單中,有超過20所偏理工類的院校增加了文科或文理科交叉學位點。
理工類高校如此重視文科,與“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密切相關。該計劃由教育部等13個部門聯合啟動,旨在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該計劃首次增加了人文學科。
矛盾點
不過,重理輕文的傾向還未得到改觀與扭轉。一個較為突出的事實,指向文科的實際功用。
這種指向實際功用的功利主義,被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批評為“目前的中國大學太實際了,沒有超越職業訓練的想象力”。
高校要發展,排名是考慮因素。近兩年高校又掀起一輪興辦醫學院的熱潮。截至2019年底,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已有30多所已有或正在籌建醫學院。部分高校新建醫學院的根本目的之一,還在于提升排名,文學院在這方面不凸顯。
學生要發展,就業問題始終懸在心頭。每年高校都有新增和撤銷的專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為就業市場的晴雨表。
前不久,教育部發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新增專業前五位均為理科專業。撤銷專業大多都是文科,公共事業管理、市場營銷、教育技術學、文化產業管理等是撤銷較多的專業。
大學生畢業后,就業率高、薪資和滿意度較高的專業,又基本被理工科包攬。BOSS直聘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就業競爭力30強專業中,近半數為新工科專業。歷史學、哲學等學科大類,就業競爭力僅為工學大類的七成。
高校大力發展文科,勢必要面對這種矛盾。鮑鵬山向中國新聞周刊指出,塑造合格公民與社會底線,非人文學科不可實現。人文學科的最大價值,是培養大學生對自己完整人生的方向感與判斷力,這難道不是最實際的功用么?
鮑鵬山指出,理工科培養大學生做好一件事的能力,人文學科則教會大學生判斷不做一件事的能力。光有能力而無良知和判斷,那只會成為高學歷的野蠻人。孔子所說的“君子不器”,就是教會人們不要過于執著帶有功利色彩的“器”。
鮑鵬山認為,當下高校文科教育的最大問題,還是教學目標不明確。比如歷史學,培養學生的目標未必就是留校當老師,而更應該從歷史的視角來關照與解釋現實,塞繆爾·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就是個現實的例子。
文科實驗室的建設有重大意義,但鮑鵬山指出,對文科生最重要的還是時間,以最低額度的要求,盡最大限度的學習,閱讀經典,沉淀學識。實際上,與中小學生有課外閱讀經典目錄相比,當下大學生的閱讀反而是粗淺與降維的。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