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春季招生簡章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廣東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位于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學校背靠梧桐山,面向東江河,緊依東環路,風光旖旎,交通便利。學校占地面積1500畝,總建筑面積27.7萬平方米,校園內教學大樓、老隆師范紀念樓、學生公寓、師生飯堂、圖書館、實訓中心、學術交流中心、體育館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薈萃湖、賢能廣場、蕭殷廣場、銘德榕、桃李園、雙馨園、書香園等人文景點蘊寓豐富的文化內涵。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校成為莘莘學子求學修身、磨煉技能的理想場所。
學校2001年由原廣東老隆師范學校升格成立,2004年整體搬遷至河源市區辦學,2007年底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成為全省15所中高職對口自主招生的職業院校之一,2011年成為全省三二分段招生試點院校之一,2013年獲得第二批廣東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項目立項,2018年通過項目驗收,正式成為廣東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
學校有全日制大專在校生12070人,教職工731人,其中專任教師546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60人,博士、碩士共361人,雙師素質教師477人。學校下設機電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人文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等7個教學院部;設有應用電子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旅游管理、服裝設計、文秘、英語教育、音樂表演等48個專業;建有35個校內實習基地,校外實習基地488個;現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2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08.94萬冊。
學校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堅持“省內一流、國內領先”目標不動搖,堅持教育教學改革不動搖,堅持“規則意識、責任良知”不動搖,積極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聯動”辦學體制機制,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將學校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緊密結合,突出教學的“行動導向、項目載體、能力本位、做學一體”,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和崗位適應能力。同時,學校強調人文素質教育,積極構建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于一體的“文化育人”體系,突出大學生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同步發展,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經過長期努力,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取得優異成績,擁有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3個;擁有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院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專業2個,省級示范性專業2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3個。建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省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教指委精品課程。在2017年全國技能大賽中共有25位參賽學生獲獎,據“聚焦職教”微信公眾平臺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校獲獎數量位居全國第14位,居全省第2位;2018年又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獲獎數量和質量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學校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日益增強,科研成果數量質量穩步提升。近五年來,獲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級農業科技創新中心1個、省級科技創新基地3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市級農業科技創新中心1個、市級技術應用研究院2個、市技師工作室5個;獲立項的市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340項(其中省級以上項目93項),科研經費到款730萬元;獲廣東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立項4項,河源市重大科技專項3項;獲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出版專著、教材112部,獲國家專利授權120項。學校建立了科技特派員常態化工作機制,與河源市“五縣二區”產業園區和科技部門實施“戰略合作”,助力河源市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驅動發展。近五年來,派出科技特派員145人次,服務企事業單位120多家,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708萬元。
學校先后與江西吉安職業技術學院、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和平縣技工學校、河源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等7所院校建立了對口幫扶關系,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的友好合作關系。與臺灣14所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開展短期交流生項目;與美國的康涅狄格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加拿大溫莎大學、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等國外知名大學建立合作關系,探索開展“3+1”、“2+2”模式的聯合人才培養,學校的國際化水平逐步提升。
院系縱覽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工87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41人、中級職稱42人,“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91%。學院曾多次選派教師到澳大利亞、德國、 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境內外職業教育機構學習選進職教理念;聘請了電子信息行業企業能工巧匠擔任專業核心課程或技術前沿課程的協同教師和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專兼職教師比例達到1:1以上;已形成了一支梯隊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
學院現有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等10個電子信息類專業,計算機公共教研室、電子公共教研室和電子信息實訓部,組建了電子與信息工程和嵌入式應用技術兩大專業群。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5門、校級精品課程24門,教育部骨干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4個,省重點建設專業和品牌專業3個,校級品牌專業4個,校內專業實訓室36間、校外實踐教學基地86個。
學院致力于電子、信息技術人才培養,探索校企協同育人模式,與中興通訊、深圳華潤、中國聯通等知名企業共建10多個訂單班。近5年,學院承擔各級科研項目50多項,公開發表論文300多篇,出版教材30多部,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學生技能大賽成績位于廣東省高職院校同類專業前列,獲得省級以上獎項100多項,國家級以上獎項30多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13項。近3年,學院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9.4%以上,穩居全省高職院同類專業前列,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率也達98%以上。
開設專業
應用電子技術
電子與信息工程技術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計算機網絡技術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
嵌入式技術與應用
軟件技術
移動通信技術
電氣自動化技術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于2009年7月成立。設有語文教育、數學教育、英語教育、小學教育、文秘、新聞采編與制作、法律事務、商務英語八個專業,其中文秘專業是省級示范性專業、校級特色專業;語文教育、英語教育是校級示范性(建設)專業,學院另設公共英語教研室和普通話水平測試站,同時承擔著全校大學英語、大學語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公共課程教學及普通話測試、教師資格證書辦理等工作。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200多人,教職工112人,其中專任教師102人,正教授2人,副教授24人,60%以上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外籍教師2人,省級以上普通話水平測試員10人,師資力量雄厚。畢業生年平均初次就業率達97.83%;平均總體就業率達99.18 %,專業對口率達89.44%;穩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畢業生“雙證”獲取率均在96.54%,校友對學校的滿意率達99.19 %,用人單位滿意率達96.72 %。
學院秉承隆師精神,培養區域小學優秀師資。2009年起,我院在河源市各鎮農村小學全面實施“頂崗支教、置換培訓”項目,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中國教育報》、《南方日報》、《河源日報》、《河源電視臺》等國家級、省級、市級媒體均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歷年來我院通過“頂崗支教、置換培訓”系列工作,為河源的基礎教育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11年,我院與惠州市博羅縣教育局合作,成功開設首屆政校合作的“訂單”培養班(博羅班),開啟了政府與我院協同培養小學師資的新模式。2014年至今,為了緩解河源市農村小學師資的短缺問題,提高農村小學教學水平,河源市政府參照“博羅班”模式,與我院合作定向培養語文、數學、英語專業的委培生,2019年,我院成為世行貸款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培養項目委培學校之一,首批招收293名學生。
學院適應行業發展,建設職業類專業群。職業類專業群包括文秘、商務英語、新聞采編與制作、法律事務四個專業。通過深化“角色融入,校企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通過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實現真崗育人的目標。通過以賽促學的方式,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強化了區域服務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文秘專業創建成為廣東省示范專業,成為教育部教指委秘書事務所首批聯盟單位,廣東省第二批高職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法律事務專業與中共河源市委政法委員會、河源市法學會簽訂人才培養基地三方合作協議,成為河源首家法治人才培養基地。
開設專業
語文教育
數學教育
英語教育
小學教育
法律事務
商務英語
文秘
新聞采編與制作
機電工程學院
學院現設10個專業和1個實訓部,專業分別為: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與廣東技術師范學院三二分段專科/本科對接班)、智能控制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工業設計、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安全健康與環保、食品營養與檢測、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汽車智能技術,其中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是廣東省重點專業,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專業是第一批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專業。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多人,教職工86人,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14人,高級工程師4人,博士及在讀博士5人,60%以上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70%以上的專任教師具備了“雙師”素質,獲“廣東省技術能手”1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2人、“河源市崗位技術能手”1人、“河源市優秀教師”2人、“河源市優秀科技工作者”3人、“河源市三八紅旗手”1人,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高層次技能型兼職教師3人,省級科技特派員6人。
學院教學建設與改革成效顯著,學院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項,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國家教指委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10多門,省級課題20多項,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4個,省級農創中心1個,市級新型研發機構2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7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市級技師工作室4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習基地6個。學院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培養,近幾年來,獲得廣東省優秀學生工作團隊、河源市“五四紅旗團總支”和優秀學生會,師生在國家級、省級技能和創新創業大賽中屢創佳績,獲全國一等獎近10項,全國二等獎近20項,全國二等獎近30項,省級一等獎20多項,各類累計獲獎100多項。
學院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00多項,立項經費達300多萬,其中省級課題30多項,市級課題30多項,校級課題40多項,公開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SCI1篇,EI10篇以上,公開出版教材70多部,獲授權專利16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5項。建有省部級校內實訓平臺6個,其中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實訓基地1個,省級公共實訓中心1個,省級實訓基地4個,建有50多個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實訓室,總資產4000多萬元,實訓場地面積約18000平方米。同時,還建立了50多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培訓和科技服務,為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開發40多項,對外培訓達8000多人次。與德國F+U職業教育集團、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香港模具工業協會建立了學術交流及教學科研合作關系,是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國際聯盟會員單位;擁有快速制造國家工程中心粵東推廣基地,是河源市機器人協會會長單位,是廣東省模具工業協會、廣東省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科技部三維CAD認證培訓中心、中國職業教育協會設計創意中心授權培訓單位。
開設專業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
安全健康與環保
工業設計
模具設計與制造
汽車智能技術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食品營養與檢測
數控技術
智能控制技術
工業機器人
工商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開設會計、投資與理財、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物業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烹調工藝與營養等9個專業,形成了特色鮮明、分布合理、緊密結合就業崗位需求的專業群。其中旅游管理專業是中央財政支持的“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建設專業、省高職示范性專業、省重點專業和省級示范校重點建設專業,與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合作開辦三二分段專升本。會計和物流管理專業是校級示范性專業。酒店管理專業與廣東客天下實業有限公司合作獲得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立項,市場營銷專業與深圳市覽眾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合作獲得省級現代學徒制立項。學院擁有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旅游管理專業和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是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教學團隊,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人,副高職稱14人,博士后1人,在讀博士5人,碩士45人,有南粵優秀教師2人,廣東省三八紅旗手1人,市級優秀教師2人,市級優秀班主任1人。
工商管理學院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建有17個校內模擬仿真實訓室(會計手工、ERP1、ERP2、企業模擬沙盤、跨專業仿真、電子商務、物流綜合、快遞、物業綜合、禮儀、數字化導游、3D導游、茶藝、酒吧、客房、餐飲、烹飪綜合),2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萬綠湖旅行社大學城營業部、郵政快遞)。學院積極探索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設了廣州長隆集團、廣東萬綠湖旅游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翔豐國際酒店、廣東客天下、三葉物流、廣東翔宇會計師事務所、深圳百果園、萬科物業、巴伐利亞莊園等7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其中廣東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6個,為我院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習和就業平臺。
學院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理念,近年來,我院學生在國家級和省級的各項技能比賽中捷報頻傳,獲得省級以上獎項200多項,獲得教育部主辦的中國-東盟青年創新大賽獲得管理模擬項目冠軍,在教育部主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學校運動會中,我院獲得學生團體總分十連冠。
歷屆畢業生以職業能力強、職業素質高深受社會和行業用人單位的歡迎,近三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在98%以上。
開設專業
工商企業管理
會計
酒店管理
旅游管理
烹調工藝與營養
市場營銷
物流管理
物業管理
投資與理財
藝術與設計學院
藝術與設計學院是我校一個特色鮮明的學院,設有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含現代學徒制)、動漫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含現代學徒制)、音樂教育、美術教育、體育教育、園林技術、學前教育等9專業。現有學生2225人,專業教師72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13人,另有校外兼職教師70人,形成了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雙師”教學團隊。
我院教學設施齊備,功能齊全,現有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的藝術樓3棟、先進的服裝實訓車間3個、專用設計電腦機房4間、多功能演出廳1個、美術(設計)專用實訓室10間、音樂實訓室5間、琴房70間、鋼琴84臺,以及銅管樂器、民族樂器、演出服裝和體育器材一批。河源市銘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廣東省美居樂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桃花水母大劇院、廣州大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德愛教育集團、河源市第一小學、河源市第二小學、河職院附屬小學、河職院附屬幼兒園等28個合作密切的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穩定和規范的校外實訓。
幾年的教學改革,使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現代學徒制”穩步推進,取得明顯成效。近三年,學生獲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國家級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廣東省大學生藝術展演等省級大賽一等獎18項、二等獎25項及其他各類大賽的眾多獎項,另有大量的廣告設計、服裝設計項目被企業采納或使用。學生綜合素質受到社會、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近三年就業率均保持在98%以上。
開設專業
美術教育
體育教育
音樂教育
服裝與服飾設計
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
動漫設計
園林技術
音樂表演
升本渠道
三二分段專升本協同育人項目
我校數控技術(與廣東技術師范大學三二分段培養)、旅游管理(與廣東技術師范大學三二分段培養)專業分別與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聯合開展“三二分段專升本協同育人項目”;音樂教育(與嘉應學院三二分段培養)與嘉應學院聯合開展“三二分段專升本協同育人項目”。我校“三二分段專升本協同育人項目實驗班”通過廣東省普通高考招收學生,與我校其他專業同批次錄取,單獨編班。試點專業實驗班學生按五年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完成三年高職學段學習,各項考核合格,并符合相關條件和要求的,獲得本校普通高職(專科)畢業證書。通過轉段選拔考核合格的實驗班學生進入對口本科學校試點專業學習兩年,符合相關條件和要求的,可獲得對口本科學校普通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非實驗班學生,不得轉入試點專業實驗班學習。
專插本考試
廣東專插本考試(本科插班生考試)是由廣東省招生委員會統一組織的選拔優秀專科畢業生升入本科學習的渠道,是專科學生獲取全日制本科學歷和學位的唯一途徑。自2001年開設以來,一直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和追捧。近幾年以來,隨著我省普通高等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招生本科插班生的學校和招生計劃正逐年增加,專插本報考人數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2018年報考人數約為4.5萬人,2019年報考人數約為5.9萬人,較2018年增長1.4萬人。預計2020年報考人數將突破7.5萬人。
學校繼續教育學院開設專插本培訓面授班,幫助在校學生在周末空余時間學習專插本考試的科目,引入校外名師面授輔導,讓基礎薄弱的同學在專科三年的學習期間循序漸進的掌握各個知識點,夯實基礎,總結薄弱部分,全面提高應試技巧與答題能力。
自考相溝通班
我校繼續教育學院已與華南師范大學開設自考相溝通班,部分專業基礎課可進行成績互認免考,最快可在專科畢業的同時取得自考本科的畢業證書。
獎助貸勤
國家獎學金
國家獎學金是為激勵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勤奮學習、全面發展而設立的。國家獎學金的獎勵標準為每人每年8000元。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每年9月1日前,中央主管部門和省及省以下財政、教育部門負責將國家獎學金名額和預算下達到所屬各高校。在分配國家獎學金名額時,對辦學水平較高的學校、以農林水地礦油核等國家需要的特殊學科專業為主的高校予以適當傾斜。
國家獎學金每學年評審一次,實行等額評審,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高校于每年11月30日前將國家獎學金一次性發放給獲獎學生,頒發國家統一印制的獎勵證書,并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學生為高校在校生二年級以上(含二年級)學生。同一學年內,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同時獲得國家助學金,但不能同時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國家勵志獎學金
每年9月30日前,學生根據國家助學金的基本申請條件及其他有關規定,向學校提出申請,并遞交《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申請表》。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在同一學年內,申請并獲得國家助學金的學生,可同時申請并獲得國家獎學金或國家勵志獎學金。試行免費教育的教育部直屬師范院校師范類專業學生,不再同時獲得國家助學金。
國家助學金的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具體標準在每生每年1000元-3000元范圍內確定,可以分為2-3檔。中央高校國家助學金分檔及具體標準由財政部商有關部門確定,地方高校國家助學金分檔及具體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國家助學金由高校按月發放到受助學生手中。
國家助學貸款
全日制公辦普通高校在校本專科生、第二學位學生、研究生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每人每年最高6000元。國家助學貸款主要用于解決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問題。
勤工助學
勤工助學是高校學生資助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后可以通過勤工助學方式減輕經濟壓力,以順利完成學業。
勤工助學活動由學校統一組織和管理,按照“學有余力、自愿申請、信息公開、扶困優先、競爭上崗、遵紀守法”的原則,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和學生正常學習的前提下開展。
就業
學校近年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9%以上,穩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率達到92%。由于畢業生廣受社會歡迎,學校招生形勢喜人。
2020年春季招生計劃
代號
|
專業名稱
|
計劃數
|
學制
|
學費標準
|
101
|
英語教育(師范)
|
24
|
3
|
5250
|
102
|
語文教育(師范)
|
40
|
3
|
5250
|
103
|
小學教育(師范)
|
12
|
3
|
5250
|
104
|
學前教育(師范)
|
12
|
3
|
5250
|
105
|
法律事務
|
60
|
3
|
5250
|
106
|
商務英語
|
36
|
3
|
5250
|
107
|
文秘
|
40
|
3
|
5250
|
108
|
新聞采編與制作
|
24
|
3
|
6410
|
109
|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
16
|
3
|
6410
|
110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16
|
3
|
6410
|
111
|
工商企業管理
|
24
|
3
|
5250
|
112
|
會計
|
24
|
3
|
5250
|
113
|
酒店管理
|
20
|
3
|
5250
|
114
|
烹調工藝與營養
|
28
|
3
|
5250
|
115
|
市場營銷
|
28
|
3
|
5250
|
116
|
物流管理
|
24
|
3
|
5250
|
117
|
物業管理
|
24
|
3
|
5250
|
118
|
投資與理財
|
24
|
3
|
5250
|
119
|
園林技術
|
24
|
3
|
6410
|
備注:住宿費標準:1500元/學年,學費標準單位:元/學年
代號
|
專業名稱
|
計劃數
|
學制
|
學費標準
|
201
|
數學教育(師范)
|
48
|
3
|
5250
|
202
|
英語教育(師范)
|
24
|
3
|
5250
|
203
|
小學教育(師范)
|
12
|
3
|
5250
|
204
|
學前教育(師范)
|
12
|
3
|
5250
|
205
|
新聞采編與制作
|
24
|
3
|
6410
|
206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40
|
3
|
6410
|
207
|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
32
|
3
|
6410
|
208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32
|
3
|
6410
|
209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
|
48
|
3
|
6410
|
210
|
嵌入式技術與應用
|
80
|
3
|
6410
|
211
|
軟件技術
|
24
|
3
|
6410
|
212
|
移動通信技術
|
48
|
3
|
6410
|
213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40
|
3
|
6410
|
214
|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
48
|
3
|
6410
|
215
|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
|
40
|
3
|
6410
|
216
|
安全健康與環保
|
48
|
3
|
6410
|
217
|
工業設計
|
48
|
3
|
6410
|
218
|
模具設計與制造
|
40
|
3
|
6410
|
219
|
汽車智能技術
|
40
|
3
|
6410
|
220
|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
56
|
3
|
6410
|
221
|
食品營養與檢測
|
16
|
3
|
6410
|
222
|
數控技術
|
32
|
3
|
6410
|
223
|
智能控制技術
|
44
|
3
|
6410
|
224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16
|
3
|
6410
|
225
|
工商企業管理
|
20
|
3
|
5250
|
226
|
會計
|
24
|
3
|
5250
|
227
|
酒店管理
|
20
|
3
|
5250
|
228
|
烹調工藝與營養
|
28
|
3
|
5250
|
229
|
市場營銷
|
28
|
3
|
5250
|
230
|
物流管理
|
24
|
3
|
5250
|
231
|
物業管理
|
20
|
3
|
5250
|
232
|
投資與理財
|
24
|
3
|
5250
|
233
|
園林技術
|
24
|
3
|
6410
|
備注:住宿費標準:1500元/學年,學費標準單位:元/學年
代號
|
專業名稱
|
計劃數
|
學制
|
學費標準
|
301
|
體育教育(師范)
|
48
|
3
|
6410
|
備注:住宿費標準:1500元/學年,學費標準單位:元/學年
代號
|
專業名稱
|
計劃數
|
學制
|
學費
|
401
|
音樂教育(師范)
|
16
|
3
|
10000
|
備注:住宿費標準:1500元/學年,學費標準單位:元/學年
代號
|
專業名稱
|
計劃數
|
學制
|
學費
|
501
|
美術教育(師范)
|
16
|
3
|
10000
|
502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32
|
3
|
10000
|
503
|
藝術設計
|
32
|
3
|
10000
|
504
|
環境藝術設計
|
16
|
3
|
10000
|
505
|
動漫設計
|
16
|
3
|
10000
|
備注:住宿費標準:1500元/學年,學費標準單位:元/學年
代號
|
專業名稱
|
計劃數
|
學制
|
學費
|
901
|
商務英語
|
22
|
3
|
5250
|
902
|
文秘
|
8
|
3
|
5250
|
903
|
新聞采編與制作
|
22
|
3
|
6410
|
904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36
|
3
|
6410
|
905
|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
22
|
3
|
6410
|
906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18
|
3
|
6410
|
907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
|
15
|
3
|
6410
|
908
|
嵌入式技術與應用
|
29
|
3
|
6410
|
909
|
軟件技術
|
8
|
3
|
6410
|
910
|
移動通信技術
|
18
|
3
|
6410
|
911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25
|
3
|
6410
|
912
|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
22
|
3
|
6410
|
913
|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
|
22
|
3
|
6410
|
914
|
安全健康與環保
|
22
|
3
|
6410
|
915
|
工業設計
|
22
|
3
|
6410
|
916
|
模具設計與制造
|
15
|
3
|
6410
|
917
|
汽車智能技術
|
15
|
3
|
6410
|
918
|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
15
|
3
|
6410
|
919
|
食品營養與檢測
|
15
|
3
|
6410
|
920
|
數控技術
|
8
|
3
|
6410
|
921
|
智能控制技術
|
18
|
3
|
6410
|
922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15
|
3
|
6410
|
923
|
工商企業管理
|
18
|
3
|
5250
|
924
|
會計
|
15
|
3
|
5250
|
925
|
酒店管理
|
22
|
3
|
5250
|
926
|
烹調工藝與營養
|
8
|
3
|
5250
|
927
|
市場營銷
|
15
|
3
|
5250
|
928
|
物流管理
|
15
|
3
|
5250
|
929
|
物業管理
|
15
|
3
|
5250
|
930
|
投資與理財
|
15
|
3
|
5250
|
931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6
|
3
|
10000
|
932
|
藝術設計
|
22
|
3
|
10000
|
933
|
環境藝術設計
|
8
|
3
|
10000
|
934
|
動漫設計
|
8
|
3
|
10000
|
935
|
園林技術
|
22
|
3
|
6410
|
備注:住宿費標準:1500元/學年,學費標準單位:元/學年
代號
|
專業名稱
|
計劃數
|
學制
|
學費
|
991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5
|
3
|
6410
|
992
|
物業管理
|
5
|
3
|
5250
|
備注:住宿費標準:1500元/學年,學費標準單位:元/學年
代號
|
專業名稱
|
計劃數
|
學制
|
學費
|
993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22
|
3
|
10000
|
994
|
旅游管理
|
8
|
2
|
5250
|
備注:住宿費標準:1500元/學年,學費標準單位:元/學年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