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專家說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開夜車”有用嗎?(2)
2020-03-24 09:55:58網絡整理
問題二“開夜車”有用嗎?
李曄:學習不能做面子文章,天道酬勤沒有錯,笨鳥先飛也沒有錯,比別人多花一些學習時間更沒有錯,但是有一點一定要清楚:你比別人多花的每一分鐘都必須是有效的。換句話說:我們要抓住學習的每一分鐘,而不是抓住每一分鐘去學習。
我經常聽說有同學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打著手電筒在被窩里看書,他們中不少也坦言“開夜車”效率沒有多高,而且第二天總覺得腦子沉沉的什么也學不進去。曾經有位同學跟我說,他習慣了晚上10點鐘準時睡覺,第二天起來的時候就會精神飽滿。但是,有一天他聽到旁邊兩個同學小聲聊天,一個對另外一個說:“我昨天晚上12點才睡,終于把晚自習怎么也沒想明白的那道題目拿下了!”另一個說:“我沒你那么狠,我翻書翻到11點半困了就睡了!”他站在旁邊,心里焦慮不已,覺得自己真是太不努力了,痛定思痛后決定以后每天晚上12點睡覺,一定要比別人更賣力。可當天晚上到了10點,他又開始習慣性地打瞌睡了,想到別的同學還在熬夜學習,于是鼓勵自己一定要堅持住。最終意志力取勝,他成功堅持到了晚上12點,不過很遺憾的是,從10點到12點他什么也沒有學進去,只是睜著眼。第二天早上差點沒起得來,而且上課的時候沒精力,注意力怎么也集中不起來,眼皮也老打架。
王海匣:不管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很多學生選擇開“夜車”,其實是出于一種焦慮心理。覺得自己還有很多知識要點沒掌握,晚上加餐才能補上知識漏洞。其實,這種做法只是在尋求一種心理安慰,他們在意的是“完成熬夜學習這個動作”,而不是有沒有“學會真正需要的知識”。深夜正是人的大腦極度疲憊的階段,精力無法集中,思維也不夠活躍,就連記憶力也會下降,像有的同學看了幾個小時的書,第二天起來卻沒留下什么印象。但是看到別人熬夜學習,自己不熬夜的話就覺得是吃虧了,于是靠著意志力苦撐。
當自己感覺疲憊精力不濟時,就要及時地放松休息,這樣才能讓自己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勉強開“夜車”,讓身體和精神都疲憊不堪,不僅當天學不好,還會影響第二天的聽課效率。
李曄:要提高聽課效率,首先要保證自己在課外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不能因為那么點休息時間而耽誤了上課的時間,畢竟是“課上一分鐘,課后一天功”,這樣拼時間得不償失!當然,根據科學規律,晚上睡前一小時往往是思維活躍的一個小高潮,建議大家利用這段時間躺在床上“放電影”,也就是把當天復習的知識在腦海里回放一遍,這樣有利于鞏固知識點。總的來說,“開夜車”弊大于利,確保睡眠質量的情況下,每個人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摸索出自己學習最高效的時間并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習事半功倍。
夏曦:對于這個話題,我有個補充,那就是考前一個月最好不要“開夜車”,讓自己的生物鐘與高考的時間安排保持一致。像高考主要在白天進行,經常熬夜會把生物鐘打亂。特別是考前最后一周,各學校一般會安排學生在家自由復習,考生更要注意時間安排,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什么時候睡就什么時候睡。如果考生養成了“開夜車”的習慣,白天高考的時候沒有精神,極有可能會影響到考試結果。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考考的就是心理狀態和精神狀態。因此從現在起,建議大家讓自己的作息習慣與高考的節奏一致。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