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練習題目:樂于奉獻從我做起
2020-03-17 16:29:21網絡整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材料一
這一年,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在此,我要向每一位科學家、每一位工程師、每一位“大國工匠”致敬!
——2019年新年賀詞摘錄
材料二
2019年3月30曰,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發生森林火災。4月1目,30名失聯撲火隊員的遺體已全部找到,其中27名森林消防隊員平均年齡僅23歲,另外3名為地方干部群眾。
——《央視網》
材料三
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
——朱德《回憶我的母親》
一生許國的科學家、一身許民的英雄、億萬普通的勞動者,他們努力著、奉獻著。如魯迅先生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與聯想?請結合材料內容,為參與建國中學學生會舉辦的“當代青年應該如何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主題座談會,寫一篇發言稿,體現你的思考。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本次仍然考查復合型材料的任務驅動作文,同學們要理解三則材料,并從中找出有機關聯,我們從后往前看。
1.看主題:“當代青年應該如何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主題座談會。座談會的主題就是你的發言稿的主題。發言稿必須圍繞這個主題寫,否則發言稿跑題。注意“如何”,“如何”就是“怎么樣”,那么你寫“是什么”、“為什么”,是跑題的。
2.看導語:一生許國的科學家、一身許民的英雄、億萬普通的勞動者,他們努力著、奉獻著。一一這句是對三則材料的總結、概括。
如魯迅先生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一一這句話是對“努力著、奉獻著”的具體闡述。
導語,回答了“當代青年如何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努力、奉獻,有一份熱發一份光。
3.看材料:一科學家、工程師、大國工匠們努力創造。二英雄們為祖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三像母親一樣的勞動人民創造中國歷史。核心詞是:創造。創造一個的特點就是有意識地對世界進行探索性勞動。
材料的含意是:生命的價值在于創造,創造就要努力、奉獻,發熱發光。即中心論點。
【佳作賞析】:樂于奉獻從我做起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的發言題目是《樂于奉獻從我做起》。
生命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的一粒粒金黃的細沙;生命是偉大的,就像泰山上的一棵棵挺拔的蒼松。生活就是生命,熱愛生活就是要熱愛生命。生命是珍貴的,也是有限的,我們要讓生命綻放出無限的光彩,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生命的價值是什么?人活在世上到底是為了什么?假如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會滋潤一寸土地?假如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會照亮一分黑暗?
沒錯,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別人的人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然而有些人認為奉獻是愚蠢的,骨子里只想不斷地索取,要“人人為我”,認為只有“多撈多得”才是生命的價值。這種說法實質上是把生命的價值與金錢畫上等號。這樣的人生價值觀是卑微的、平庸的、可恥的、落后的!
2020年春季,疫情肆虐侵入我們中華大地,吞噬了很多生命。這段時間,人們談“疫”色變,終日惶惶。街頭流言四起,恐慌蔓延。然而,就在這時,有一群逆行者挺身而出,他們就是默默無聞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成了一道銅墻鐵壁。忠實的履行著自己的神圣職責,不降病魔,死不罷休!前面的勇士倒下了,后面的英雄又高舉戰旗繼續戰斗。這些醫務工作者,他們也同樣熱愛自己的生命,但在生與死的徘徊中,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于與疫情抗爭,與死神搏斗,以自己的生命來拯救他人的生命。
人們贊美春蠶,是因為它吃的是桑葉,吐出的是蠶絲,閃耀“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奉獻精神;人們贊美蠟燭,是因為它燃燒自己,為人們帶來光明,閃耀著“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人們贊美老牛,是因為它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索取甚少,奉獻甚多,終生勞作不輟,死而后已;人們熱愛太陽,是因為它把無窮的光和熱無私奉獻給世間萬物。人們常以雷鋒、焦裕祿、王繼光、邱少云為榜樣,把他們稱為最可愛的人,就是因為他們都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在奉獻的同時,也享受著奉獻創造的充實和快樂。
審視自我,我的生命價值又在何妨?魯迅先生曾說過:“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做一個敢于奉獻的人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雖然我們所做的,對祖國對社會來說是那么的渺小,但是我們愿意成為一滴水,滋潤一寸土地;愿意成為一縷陽光,照亮一分黑暗。
謝謝大家!在我的發言即將結束,我想對在座的說:我們如果想不浪費自己的生命,讓生命有價值,那就應該樂于奉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