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工業復習
2020-02-26 21:20:48高考網整理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復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思維導圖:
搶分技巧
方法1 區域工業發展條件分析思路
分析工業地域形成條件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自然資源條件:分析自然資源的數量、品質、分布狀況、資源搭配狀況以及資源的地域組合狀況。顯然,優質而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資源組合和地域組合條件對經濟的發展十分有利。如美國東北部、我國的遼中南,既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又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對鋼鐵工業的發展十分有利,從而形成重要的鋼鐵工業區。
(2)交通運輸條件: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發達的交通運輸條件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如英國、日本有便利的海運條件,促進了本國經濟發展,成為經濟發達的國家;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海運、內河航運、鐵路、公路交通便利,使之成為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3)人力資源狀況:任何經濟活動都是由人來完成的,因此人力資源成為決定一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的決定因素。如日本,國內資源貧乏,市場狹小,卻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依靠的便是其豐富而優質的勞動力資源。
(4)科學技術水平:科技是推動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發展的動力。一個地區的科技越發達越有利于經濟的發展。
(5)其他因素:如國家政策、市場、國際環境等方面
典例展示: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企業孵化器又稱為企業創新中心,是通過提供一系列創新發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資源網絡,幫助和促進新創企業成長和發展的經濟發展手段或企業運作形式。近年來,廣東省圍繞人才強省建設,實施了“珠江人才計劃”“揚帆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積極出臺各類孵化政策,全力推動孵化器發展,截至2017年底,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達781家,孵化基金總額為120億元。下圖示意廣東省企業孵化器數量分布情況。
(1)簡述廣東省企業孵化器的分布特征。
(2)分析廣東省發展企業孵化器的區位優勢。
(3)提出廣東省推動企業孵化器發展應該采取的措施。
【答案】(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珠三角,粵東、西、北地區少。
(2)地處中國大陸南端,毗鄰港澳,改革開放早;經濟實力雄厚,市場化程度較高;政府積極引進人才;創新創業氛圍濃厚。
(3)完善孵化培育政策,優化服務平臺;加大資金、科技投入,走專業化道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國際接軌等。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地理事物分布圖的判讀能力,注意要描述全面,既要指出總體疏密狀況(是否均衡),又要點明分布的極值區(密集區、稀疏區)。
(2)廣東省發展企業孵化器的區位優勢分析要參考工業區位分析與廣東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從位置、市場、勞動力、政策等角度入手具體分析,如該地處于中國大陸南端,毗鄰港澳,改革開放早,政策優惠早實行;經濟發達,市場化程度較高;政府積極引進人才,創新創業氛圍濃厚,這些都是廣東省發展企業孵化器的區位優勢。
(3)本題考查新生地理事物的可持續發展措施,應結合我國國情和企業孵化器的特點,借鑒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措施,從加大政策支持,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分析。
方法2 工業集聚與工業分散的比較
工業集聚 |
工業分散 |
|
原因 |
運輸量大的核心廠與協作廠之間存在投入—產出的聯系;共用基礎設施或勞動力資源 |
工業企業過度飽和,地價、工資上漲,資源緊張,污染嚴重;產品的運費價格低或產品的零部件種類繁多 |
優點 |
加強企業間的交流和協作;減少運費和能耗,降低成本,獲得規模效益;共用基礎設施,節約建設投資 |
尋求最優區位,降低生產成本;環境污染小 |
缺點 |
環境污染嚴重,能源資源供應緊張 |
加大運輸成本,難以發揮規模集聚效應 |
直接目的 |
減少運費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強信息交流與技術協作 |
利用廉價土地、原材料,占領市場,尋求最優區位,利于環境保護 |
最終目的 |
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
典例展示:
瓦軸集團(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軸承工業的發源地,被譽為中國軸承工業的故鄉和搖籃。瓦房店市除擁有各類規模不等的軸承生產、加工企業200余家外,還包括市區內軸承包裝、銷售、維修企業100多家。讀圖完成1—3題。
1.圖中反映了瓦房店軸承集團及相關企業在空間分布上形成了
A.產業擴散
B.產業集群
C.產業集約化
D.產業郊區化
2.圖中顯示該市軸承企業向郊區擴散布局,對其影響較小的因素是
A.能源
B.環境
C.交通
D.地價
3.該市向郊區擴散的軸承企業(部門),主要是
A.銷售企業
B.信息中心
C.生產企業
D.研發中心
【答案】1.B 2.A 3.C
【解析】1.讀圖可知,圖中的瓦軸集團和軸承企業、軸承經貿中心等相關企業集中分布在交通干線兩側,在空間分布上形成了產業集群,B正確,A錯;產業集約化不屬于空間分布的特征,C錯;圖中顯示這些企業主要沿共濟街分布,根據市政府和市委所在地可知,該街道不應該屬于郊區,D錯誤。故選B。
2.隨著城市的發展,市區交通擁堵,地價升高,環境污染加劇,人們對改善市區環境質量的呼聲增高,軸承企業向郊區交通便利的地方擴散布局;能源對軸承企業的影響較小,故選A。
3.銷售企業、信息中心、研發中心對市場、信息獲取速度、人才等要求較高,且對環境、交通的壓力較小,應該布局在市區;生產企業占地面積大,郊區地價更加便宜,故而生產企業部門應該向郊區擴散,C正確。故選C。
方法3 產業結構示意圖的判讀
1.產業結構示意圖的判讀
產業結構示意圖主要反映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體現了一個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產業的變化,一般有柱狀圖、曲線圖、餅狀圖和三角坐標圖等形式。各產業部門的構成及相互之間的聯系、比例關系不盡相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小也不同。
(1)結合三大產業的構成,判斷經濟發展水平。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第一、二產業所占比重較高,發達國家或地區第三產業所占比重較高。
(2)結合不同年份產業的構成,判斷產業結構的變化特點。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是呈不斷下降趨勢的;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一般是先上升,達到一定階段后下降;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各國都呈上升趨勢。
(3)結合產業的變化特點,分析其成因。
2.產業結構變化原因及采取措施分析思路
(1)根據結構變化推測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
①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上升,一般是由于區域工業化的發展,推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②第二產業比重大幅度提高,第一、三產業比重下降,一般是區域工業化高度發展引起的,在此發展模式下社會經濟發展一般不平衡。
③第三產業比重大,其次是第二產業,第一產業比重小。該區域一般是城市化水平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區域。
(2)根據產業結構發展變化中出現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
①針對第一產業比重大的產業結構,一般是因地制宜發展當地工業,當地工業發展主要考慮資源型工業、勞動密集型工業和利用優越地理位置發展的加工、物流產業等。
②針對第二產業比重大的產業結構,一是調整產業結構組成,產業類型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二是在城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的服務質量。
典例展示: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橋隧式跨海通道,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由中央以及粵、港、澳三地政府斥資七百多億元,它的預計使用壽命為120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橋普遍使用壽命長20年。下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圖。
(1)說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特點
(2)預測港珠澳大橋建成后,珠海產業結構的變化。
【答案】(1)總體以第二、三產業為主;第一產業比重低;廣州、深圳、東莞以第三產業為主;佛山、惠州以第二產業為主;珠海二、三產業較均衡。
(2)大橋建成后,加強珠海與香港聯系,使珠海第三產業比重上升。
【解析】(1)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二、三產業比重高,總體以第二、三產業為主;第一產業比重低;其中廣州、深圳、東莞以第三產業為主;佛山、惠州以第二產業為主;珠海二、三產業較均衡。
(2)大橋建成后,有利于港珠澳經濟一體化,加強珠海與香港聯系,拓展城市經濟腹地,促進旅游業等第三產業發展,使珠海第三產業比重上升。
方法4 產業轉移解題方法
1.產業轉移的原因分析:
(1)要注意抓住兩個“為什么”:一是“為什么轉出”,二是“為什么轉入”,也就是產業轉移轉出去的原因和承接產業轉移的條件。
(2)要注意抓住兩類地區:一是發達國家轉出區和發展中國家承接區,二是經濟發達的轉出區和經濟落后的承接區。
(3)明確產業轉移的產業類型:轉出的產業類型多以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經濟發達國家轉出的產業還有一部分是對環境污染嚴重的產業。
(4)明確產業轉移的主要目的:轉出區是追求最佳區位,獲取最大利潤;承接區一般是將區域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市場優勢、地緣優勢等轉化為經濟優勢。
2.產業轉移的影響分析
一是要從產業轉出區和產業承接區兩個角度回答,二是要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回答。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表述的規范性,抓住核心。
典例展示:
華為作為中國出貨量最大的智能手機品牌廠商,近幾年一直將其旗艦級智能手機的首發選擇在海外市場。華為手機屬于華為消費者業務,是華為三大核心業務之一。華為消費者業務在中國、美國、德國、瑞典、俄羅斯及印度等地設立了16個研發中心。據此回答1—3題。
1.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對外投資初期選擇巴西、印度等欠發達地區,并沒有優先選擇發達地區的原因是因為發達地區
A.優惠政策較少
B.技術水平較高
C.遠離原料產地
D.電信設施完善
2.近年來,華為多個型號的手機總是選擇在歐洲首發,然后在國內發行,原因最可能是
①全球化戰略,歐洲發布有助于品牌建設
②開拓國際市場
③研發中心在歐洲
④國內市場競爭太激烈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華為在多國設立研發中心,其中在時尚之都——巴黎的研發中心最可能是
A.美學研究中心
B.小型化、質量控制研究中心
C.軟件、大數據研發中心
D.操作系統、芯片研發中心
【答案】1.B 2.B 3.A
【解析】1.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對外投資初期選擇巴西、印度等欠發達地區,因為欠發達地區技術水平較低,華為的競爭力較強,發達地區技術水平高,競爭激烈,華為沒有優勢,B正確。
2.從材料中看,華為手機要進軍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和三星一決高下,由此可見,華為選擇在國外首發主要考慮的是市場因素,全球化戰略,歐洲發布有助于品牌建設,開拓國際市場①②對;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是為了占領市場,不是華為手機選擇在歐洲首發的原因,③項錯誤;與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并無太大關系,④項錯誤。B正確。
3.由題干可知,華為在巴黎設立研發中心,能夠充分發揮巴黎作為時尚之都的區位優勢,A正確。質量、技術和大數據不是巴黎的優勢。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