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 高考語文2020年古代詩歌鑒賞必考題型

          高考語文2020年古代詩歌鑒賞必考題型

          2020-02-26 18:05:26網絡整理


          高考

            ★★考點解讀★★

            詩歌中的事物形象,即詠物詩或雜詩中吟詠的對象。高考對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針對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義來設題。通過分析事物形象的特點,來探求象征體和本體之間的聯系,進而分析并把握詩歌的思想和情感。

            ★★技巧點撥★★

            1、分析詩歌中所描寫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態、色澤、特征)和環境特點。

            2、挖掘物象的內在品格,抓物與志的“契合點”。

            3、分析詩歌塑造此形象的意義(體現作者的某種情操或情感,表達作者的某種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經典例題★★

            一、【2019年高考北京卷】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3~15題。(共12分)

            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1】

            陳與義

            其一

            巧畫無鹽【2】丑不除,此花風韻更清姝。

            從教【3】變白能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4】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5】。

            注釋:1五首絕句題詠同一幅墨梅圖。2無鹽:戰國時齊國丑女鐘離春。3從教:任憑。4含章:即含章殿,傳說南朝時宋武帝壽陽公主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額頭形成美妝。5九方皋:春秋時相馬名手。

            13.現實中沒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現了墨梅畫。根據上面兩首詩,概括陳與義對墨梅畫特點的認識,并比較兩首詩題詠的側重點有何不同。(6分)

            【答案】15.認識: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視神韻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輕“顏色”,強調意趣而不求形似)。不同:①第一首側重于贊美墨梅的清妹氣質。②第二首側重于贊美畫家高妙的藝術造詣。

            【解析】15.本題考查綜合比較閱讀詩歌的能力。這道題的綜合能力包括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篩選以及把握作者情感態度的能力。解答本題,先要綜合感知兩首詩的情感,再根據問題回到詩歌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重要依據。關于墨梅畫的特點,“此花風韻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點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顏色似”點出藝術技藝的高超。分析兩詩側重點時不妨從內容、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說出兩首詩具體內容,其區別也就體現出來了。

            二、(2019·四川成都上學期適應性考試)閱讀下面一首明詞,完成(1)~(2)題。(9分)

            滿江紅·詠竹

            陸容

            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風動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

            問華胄①,名淇澳②。尋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嬌金屋。坐蔭從容煩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觸。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

            ①華胄:舊指貴族的后裔。②淇澳:淇河岸的彎曲處。歷史上以盛產竹而聞名。

            (2)這首詞寫出了竹怎樣的特點?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回答。(6分)

            【答案】竹的特點:翠綠、姿態可愛、高潔、不畏冰霜。

            表達的情感:表達了對竹的喜愛贊美之情,希望具有像竹一樣的高潔品質。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的能力。概括竹的特點,先從詞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如“森寒潔綠”“風動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性孤高似柏”“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等,然后加以概括即可。這首詞是托物言志類的詩歌,作者一是表達對竹的喜愛,二是希望自己能具有像竹一樣的品質。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蝶戀花送春

            朱淑真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問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注釋:莫,莫非。

            上片描寫了一個怎樣的垂楊形象?請簡要分析。

            【答案】上片描寫了一個喜愛春天、對春天的歸去依依不舍的垂楊形象。(概括形象特點)春天來到后,樓外垂楊的千萬縷枝條想要把春系住,可見其對春天的喜愛;春天離開后,垂楊不舍春的離去,便飄起柳絮跟隨著春要看它到哪里去。詩人借垂楊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春、惜春之情。(結合具體詞句分析)

            【解析】樓外楊柳垂下千萬條如絲的枝條,好像要系住那春天,但春天經過短暫的逗留,還是決然離去了。天空隨風舞的柳絮,是否要尾隨春天歸去,去探看春的去處,把它找回來?春殘時節,花落草長,山野

            一片碧綠。遠望著這碁春的山野,聽到傳來的杜鵑鳥的凄厲?聲,杜即使(便做)無情,也為“春去”而愁苦,因而發出同情的哀嗎。我只好舉酒送春歸去,春卻沒有回答。看到的只是在黃昏中忽然下起的瀟細雨。

            四、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詠籠鶯①

            [清]納蘭性德

            何處金衣客,棲棲翠幕中。

            有心驚曉夢,無計囀②春風。

            漫逐梁間燕,誰巢井上桐。

            空將云路翼,緘恨在雕籠。

            【注】①鶯:黃鶯,別名金衣公子。②囀:鳥鳴叫聲。

            詩人刻畫“籠鶯”這一形象,有何實際意義

            【答案】作者通過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黃鶯雖處在金衣翠幕之中,卻受到雕籠的束縛以自比,表達了作者對追求自由而不得的不滿及懷才不遇(或:白白浪費青春年華)的怨恨。

            【解析】這首詞運用了借物(籠鶯)抒懷(或:托物言志)、反襯(以“梁間臙”等烏的自由反襯“籠中鶯”的苦悶)、對比(以美好愿望與殘酷現實進行對比,想告訴人們春天的好消息卻不能自由飛翔,想直沖云霄一展胸懷卻囚禁鳥籠不得自由)的手法,表現了作者煩厭官場、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

            五、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月

            杜甫

            萬里瞿唐①月,春來六上弦②。

            時時開暗室,故故③滿青天。

            爽和風襟靜,高當淚滿懸。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

            【注】①瞿唐:瞿塘峽,位于長江三峽奉節至巫山段,安史之亂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農歷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頻頻。

            ⑴作者通過詠月主要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答案】⑴全詩以明月興思情,同一輪明月寄予著兩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遠綿長與月夜的孤獨寂寞相織相融,形成一種清麗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圍,抒發了詩人對時局動蕩、國事艱難的憂慮以及對家鄉故園親人的思念。作者通過描寫春夜清冷靜謐的月下景色,抒發了自己因國難而顛沛流離、生活動蕩不定的凄涼傷感之情。

            【解析】月亮照在離家萬里之遙的瞿唐峽的上空,是春天初六的上弦月。月光皎潔,時時照亮幽暗的居室,像往常一樣灑滿清幽幽的天空。這四句是寫月的,表現的是環境的清幽。天氣涼爽,衣襟下垂不動,月亮高懸,對著流滿淚的臉。這里的“淚臉”很直接的表明了詩人的漂泊之苦,憂國之愁。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烏鵠向南飛,在這深深的夜里,它棲落在江邊。

            ★★實戰演練★★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

            寒菊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注)鄭思肖是宋末詩人、畫家,元軍南侵時,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

            這首詩塑造了怎樣的“寒菊”形象?詩人借寒菊表達了什么情懷?

            【答案】①塑造了傲立不群(孤傲高潔),堅貞不屈的菊花形象。從“不并百花”“獨立疏籬”中可看出不隨時俗、孤高傲世。從“枝頭抱香死,北風不落”中突出其在肅殺的北風中,枯守枝頭,抱香而死的不屈堅貞。②抒發了不愿隨從于世俗權貴、獨守清高的人生追求和堅持氣節、不仕元朝的愛國情操以及忠君報國、寧死不屈的可貴精神。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及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本題為兩問,“寒菊”的形象分析,“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這兩句詠菊詩,是人們對菊花的共識。菊花不與百花同時開放,它是不隨俗不媚時的高士。“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兩句進一步寫菊花寧愿枯死枝頭,也決不被北風吹落的高潔之志,描繪了傲骨凌霜,孤傲絕俗的菊花。詩人借寒菊表達的情懷,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歌的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語進行分析。本詩名有詠菊,但菊花實為自已的真實寫照,表示自己堅守高尚節操,寧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決心。這是鄭思肖獨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國的誓言。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鼠屢敗吾書偶得貍奴捕殺無虛日群鼠幾空為賦

            陸游

            服役無人自炷香,貍奴乃肯伴禪房。

            晝眠共藉床敷暖,夜坐同聞漏鼓長。

            賈勇遂能空鼠穴,策勛何止履胡①腸。

            魚飱②雖薄真無愧,不向花間捕蝶忙。

            (注)①胡:中國古代稱北邊或西域的民族。②飱:同“飧”。

            4.請結合全詩,簡要概括貓的形象。

            【答案】4.陪伴作者,給人溫暖;勇猛善戰,功績非凡;不求待遇,盡職盡責。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請結合全詩,簡要概括貓的形象”,然后在理解全詩意思的基礎上,結合具體詩句概括其特點。本題中,從“貍奴乃肯伴禪房”可見:陪伴作者,給人溫暖;從“賈勇遂能空鼠穴,策勛何止履胡腸”能看出貓的勇猛善戰,功績非凡;從“魚飱雖薄真無愧,不向花間捕蝶忙”可見:不求待遇,盡職盡責。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點絳唇·素香丁香

            【宋】王十朋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詞中刻畫的丁香形象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答案】詞中刻畫的丁香具有高雅、香氣素淡、與世無爭、滿懷愁緒的特點。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的能力。由“琉璃葉下瓊葩吐”可以看出“高雅”的形象特征;由“素香”可以看出“香氣素淡”的特征;由“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可以得出“與世無爭”的形象特征;由“結愁千緒”可以得出“滿懷愁緒”的形象特征。考生依此組織答案即可。

            四.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的題目。

            西江月·紅梅

            【宋】王安石

            梅好惟嫌淡佇,天教薄與胭脂。真妃①初出華清池。酒入瓊姬半醉。

            東閣②詩情易動,高樓玉管休吹。北人渾作杏花③疑。惟有青枝不似。

            【注】①真妃:唐朝貴妃楊玉環。瓊姬:傳說芙蓉城中仙女。②東閣:古代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③杏花:一種春花,枝直。

            用四個詞語歸納紅梅的特點。

            【答案】質樸、自然、清純、嫵媚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中的事物形象的能力。事物的形象有時通過相關詩句來表現,有時通過關鍵詞語來突出。因此,在作答時一定要結合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其次挖掘事物內涵,要由表及里地把事物的含義挖掘出來。本題要求“用四個詞語歸納紅梅的特點”。“梅好惟嫌淡佇”,意思是梅花雖好只是嫌它素淡挺立,寫出了梅的質樸;“天教薄與胭脂”意思是梅花紅中微淡的色彩,是上天給它施予了一層薄薄的胭脂,寫出了梅的自然(雅致);“真妃初出華清池”意思是梅花像貴妃出浴,寫出了梅的清純;“酒入瓊姬半醉”意思是梅又像喝了仙子醉酒,寫出了梅的嫵媚(嬌媚)。

            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傷愚溪【注】

            劉禹錫

            溪水悠悠春自來,草堂無主燕飛回。

            隔簾惟見中庭草,一樹山榴依舊開。

            【注】愚溪,在湖南省永州市西南,本名冉溪。唐柳宗元謫居于此,改其名為愚溪,并結茅樹蔬,筑堂而居。此詩作于柳宗元去世三年后。

            本詩和晏殊《浣溪沙》詞中都有“燕”這一意象,它們的作用是否相同?請具體說明。

            【答案】不相同。《傷愚溪》中的“燕”體現了自然永恒不變的特性,襯托人事變遷,斯人已沒。《浣溪沙》“似曾相識燕歸來”句中的“燕”象征生活中循環往復、永遠存在的美好事物,與“花落去”相對,寄托了詞人對自然、人生樂觀通達的觀照。

            【解析】回答本題要注意結合詩人寫作的時代背景,再聯系燕子的象征意義,進行綜合思考。

            六、閱讀下列詩歌,完成所列問題

            踏莎行

            賀鑄

            楊柳回塘①,鴛鴦別浦②,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③。

            返照④迎潮,行云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⑤: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注釋】①回塘:曲折的水塘。②別浦:不當行路要沖之處的水口。③紅衣:荷花的紅色花瓣。芳心苦:指蓮心有苦味。④返照:夕陽的回光。潮:指晚潮。⑤騷人:詩人。

            (1)此詞詠荷,詞上片刻畫的荷花具有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上片最后兩句使用的藝術手法。(5分)

            【答案】(5分)上片中荷花具有孤寂、悲苦的特點。(2分)后兩句使用了擬人手法(1分),將荷花比作亭亭玉立、孤芳白賞的美人(1分),表現了它處境寂寞和芳華零落的悲苦(1分)

            【解析】詞人在上片通過對周圍的環境和荷花“紅衣脫盡芳心苦”的正面描寫,突出了寂寞地開落、無人欣賞的荷花形象特征;下片將荷花比作美人,似與騷人語,不肯嫁春風,曲盡它的情態風神;顯示了荷花的幽潔高雅。

            七、閱讀下列詩歌,完成所列問題。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有評論贊譽這首詩“詠物最上乘”,請簡要分析詩中蟬的形象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案】這首詩以蟬的飲露難飽指自己的清貧;蟬的徒勞鳴叫和樹的無情寄托孤獨凄涼的身世遭遇;借詠蟬以喻自身品質的高潔。

            【解析】這首詩借詠蟬以喻自身的高潔。前半首聞蟬而興,重在詠蟬;它餐風飲露,居高清雅,然而聲嘶力竭地鳴叫,卻難求一飽。后半首直抒己意,他鄉薄宦,梗枝漂流,故園荒蕪,胡不歸去?因而聞蟬以自警,同病相憐。全詩層層深入闡發主題:“高難飽”,鳴“徒勞”,聲“欲斷”,樹“無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實屬“詠物”佳絕。

            八、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一題。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詩中的“早雁”是怎樣的一個物象?

            【答案】詩中的早雁是遭射四散,流離失所,欲歸不得的征人形象。

            【解析】此詩采用比興象征手法,借雁抒懷,以驚飛四散的鴨確比喻流離失所的人民,對他們有家而不能?的悲慘處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漢言唐,對當權統治者昏庸腐敗,不能守邊安民進行諷刺。全詩通篇無一語批評執政者,但在秋天就設想次年春天胡騎還在,則朝廷無力安邊之意自明。風格蜿曲細,清麗含蓄,為杜牧詩中別開生面之作。

            九、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詠琴

            劉允濟(注)

            昔在龍門側,誰想鳳鳴時。

            雕琢今為器,宮商不自持。

            巴人緩疏節,楚客弄繁絲。

            欲作高張引,翻成下調悲。

            (注)劉允濟,初唐詩人。武后在位時嘉其文才,中宗即位后貶其為地方官員。

            詩人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琴”的形象?請簡要分析。

            【答案】詩人塑造了一把最初意外受到器重、終被束縛與拋棄的古琴形象。人們用良材做成一把高貴的古琴,而琴欲為高張之曲,卻被人反彈成了“下調”。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詩人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琴’的形象?請簡要分析”,然后到詩中找到直接寫“琴”的詩句,理解其意思,借以分析“琴”的形象。由“昔在龍門側,誰想鳳鳴時”可知,琴的前身是梧桐樹,能招來發天籟之聲的鳳凰;由“雕琢今為器,宮商不自持”可知,琴的前身梧桐樹被商人制成謀利的琴,彈奏的音樂不由自己;由“欲作高張引,翻成下調悲”可知,琴本可以奏出精妙高亢的曲調,但巴人楚客對此并不賞識,由此可以看出,詩中的“琴”由重視到遭棄,展示了“琴”的不自持。考生可以圍繞這些來分析“琴”的形象。

            十、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

            詠風

            王勃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①,卷霧出山楹②。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注】①澗戶:澗邊的人家。②山楹:就山巖鑿成的房屋。

            詩人筆下的“風”是個什么樣的形象?試作簡要賞析。

            【答案】詩人筆下的“風”是個不知疲倦、不辭辛苦的奉獻者和“有情人”的形象。“風”使山林清爽,它驅散煙霾,卷走云霧,并且在日落山水靜的時候,為人們吹響松濤,奏起大自然的樂章。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事物形象。解答時要抓住關鍵詞句,如“涼風”“驅煙”“卷霧出山楹”“去來固無跡”“為君起松聲”不難概括出“風”的特點。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標簽:高考語文 復習方法 高考新聞]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關鍵詞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日本公妇在线观看中文版|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在线中文字幕观看|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字幕5|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犯す中字|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性色欲网站人妻丰满中文久久不卡|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