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歷史總復習知識點:春秋、戰國時期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0-02-16 09:53:20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01、考綱解讀
考點提示
1、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
2、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
3、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文化:百家爭鳴、孔子與儒家思想
4、商鞅變法
復習建議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考試經常考到。經濟方面主要是小農經濟的興起,思想方面的百家爭鳴更是重中之重,一是要記憶、理解諸子百家的思想,二是要比較主要派別的思想異同。另外商鞅變法要注意其措施和體現社會發展趨勢。
02、知識清單
03、考點聚焦
考點一、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
(一)總體狀況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天子衰微,諸侯爭霸混戰,宗法制、分封制走向瓦解。
戰國時期,諸侯紛紛稱“王”,戰爭以兼并為主,愈加頻繁、殘酷。各國為富國強兵進行改革,人民飽受戰亂之苦,渴望統一,統一趨勢不斷加強。
(二)春秋時期的改革
1.齊國: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根據土地多少和田質好壞征收賦稅,發展經濟,整頓軍備,改革賦稅。
2.魯國: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不論公田、私田均按畝收稅。這實際上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三)戰國時期的改革
1.魏國: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
“盡地力之教”,發展生產;推行“平糴法”;制定《法經》,強化國家機器職能。
2.楚國: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
限制貴族權力,裁免官吏,削減俸祿,發展軍力、獎勵軍功,要求官吏秉公執法。
3.秦國: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
自公元前356年始,秦孝公任用商鞅兩次變法,力圖改變秦國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
(1)措施:
①經濟:
廢井田,開阡陌,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此后在中國歷史上延續兩千多年;
首倡“重農抑商”,以保護小農經濟,確保賦役征收,鞏固統治;
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
②政治:
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廢除“世卿世祿制”;建立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推行縣制。
③文化:“燔詩書而明法令”。
④社會風俗: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政策(規定父子及成年兄弟不得同居一室,到成年還不分家的,加倍征收戶口稅)。
(2)評價:
進步性:推動秦國社會進步,促進經濟繁榮,國富兵強,為秦國統一全國奠定基礎;其諸多變法措施均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
局限性:輕視教化,刑法嚴酷;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壓迫。
(3)從社會轉型看商鞅變法
分封制→中央集權制:廢分封,行縣制
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廢井田,開阡陌
世卿世祿制→職業官僚制:按軍功授爵
(四)秦王嬴政統一六國
條件:商鞅變法,秦國確立中央集權制度;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渴望統一;法家思想的傳播有利于統一。
過程:秦王嬴政吸引賢士如李斯、尉僚等人,采納李斯建議,先滅弱小的韓國,又以離間計滅趙,再以水攻滅魏,后命王翦率傾國之兵滅楚,最后消滅燕、齊。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
【典型例題】
1、 “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民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材料提供的關于商鞅變法的信息有( )
①除舊布新 ②關注民生 ③國富兵強 ④最為徹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依據材料“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民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可知,商鞅變法除舊布新,關注民生,使秦國國富兵強,①②③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商鞅變法最為徹底,④錯誤,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A。
答案:A
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戰國中葉,楚國“大臣太重,封君太眾”,他們“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貧國弱兵”。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吳起進行變法。變法的要點是:限制舊貴族,改變世襲的分封制;“廢公族疏遠者”,主張對封君的子孫“三世而收爵祿”;減削官吏的祿序,精減裁汰“無能”、“無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貴人往實廣虛之地”。吳起變法遭到舊貴族反對。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舊貴族殺害吳起,變法僅進行了一年多時間便中止。
——摘編自《中國通史》
商鞅變法在戰國時期各國變法中成效最為顯著,變法使秦國日益強大,奠定了統一六國的基礎。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概括商鞅變法與吳起變法的主要不同之處。
(2)分析商鞅變法和吳起變法一成一敗的原因。
解析:本題考查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和評價。第(1)問要求回答商鞅變法與吳起變法的主要不同之處,我們可以從時代背景、具體內容、影響這幾個角度進行思考。第(2)問要求回答一成一敗的原因,我們可以從人物性格、階級立場、采取的方式或手段、所受阻力、民眾的支持等方面思考。
答案:
(1)吳起變法主要是針對時弊,以政治改革為主。商鞅變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較完備的制度。
(2)商鞅變法歷時19年,分先后兩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證。吳起變法抑制貴族,打擊對象明確,但使自己孤立;變法急于求成,時間短暫,許多措施難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