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嚴峻,向高中生提出了哪些新要求?(2)
2020-02-14 21:27:03網絡整理
對高中生的新要求
廣州市執(zhí)信中學校長手書高三學子,適應變化是生存的重要能力,應該成為每個執(zhí)信學子身上的技能。
“曾經,我們?yōu)檫@個重要的寒假做好了周密的計劃,春節(jié)休閑、寒假作業(yè)、回校自習、尋求答疑、查缺補漏、突破提升等等,但這一切都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得七零八落,我們抱怨嗎?如果抱怨,又抱怨誰?冷靜下來,我們無可抱怨,因為這就是現實,就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有句話說‘計劃不如變化快’,實際上變化是在無時無地發(fā)生的,只不過有些變化緩慢一些,有些變化快速一些,有些變化溫和一些,有些變化猛烈一些。”
但時間卻不會停止流失,學習任務沒有減少,高考也會如期而至,我們的目標也必須要實現,怎么辦?我想,該是我們拋開所有的雜念,堅定我們的信念,及時調整我們的計劃安排,和學校老師密切配合,開展高效的有針對性的學習的時候了。”
“在家的你,才是自己的主宰,要做到防疫、學習、生活三不誤,自主自覺是王道,科學安排更有效。作業(yè)閱讀堅持了,視頻學習不能少。微信打卡做任務,師生勤動效果好!”
對沉淀能力的考驗
丘吉爾說過一句話:“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每一次危機,都隱藏著機會,危機越大,機會也就越大。
危機,對于很多人來說,卻是脫穎而出的機會。真正的聰明人,決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危機。
同樣是封閉,有的人可以玩一兩個月游戲得過且過,有的人卻在趁機休整學習。
其實,一個人只有在靜下來的時候,才能深度思考問題。
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往往并非起點,而是轉折點。
大家都知道,跑步的時候只有在彎道才容易趕超別人,彎道就是轉折,人生的逆襲都發(fā)生在拐點。
我們應該抓住這幾個月的時機,深度反省自己的問題,認識自己的不足。
對高中生的新要求
有人說,這一屆同學真是“太難了”,生于“非典”,考于“肺炎”,失去加分還不能復讀。其實,疫情突發(fā),避無可避,這是一場沒人能夠置身事外的無硝煙的戰(zhàn)爭。
希望同學們將網絡學習和自主學習高效結合起來,將大時段的整體復習和邊角料時間的靈活學習結合起來,既要主動聯系老師,還要自覺深度思考;既要潛心分類總結梳理,還要靈活利用時間記憶重復。合理使用手機、電腦,要讓電子設備成為圓夢的助推器。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高考幾乎不會因目前的疫情而延期舉行,更不會因疫情而降低試題難度,弱化人才的選拔。
因此,學習內容不能少,學習難度不能降,測驗次數不能減!學習基礎必須牢固,學習強度必須緊張!與其說高考最后拚的是分數高低,倒不如說高考其實拚的是平日安靜里沉淀的自覺和自律,尤其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實質的差距會拉得更加明顯。
因此,居家復習,時刻都在考驗同學們的自控能力、時間分配能力、計劃落實能力、學習方法的選擇等,也就是所謂的沉淀能力。
對抗打擊力的考驗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能不能修成功,就看你能不能在關鍵時刻度過劫難。
這一次疫情,讓很多人一夜之間陷入了困境。
但是困境,往往也是一個人真正走向強大的開始。
看一個人的能力,不是看他最高點有多高,而是看他跌入谷底后的反彈能力有多強。
逆境讓人成長,絕境讓人醒悟。人在絕境中,最容易徹悟。
就是在你面對即將失去一切的那一瞬間,甚至是你在面對生死的那一瞬間,人往往最容易悟到真理,看透生死,從而變的非凡。
從此之后,萬事萬物,相生相克,一切在你心里來去自如。
但凡能走出這次絕境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人。
對高中生的新要求
高三是波濤上的船,起伏不定,斗轉千回。勝不驕,敗不餒,才是讓其在風浪之上不會沉沒的正確方式,努力作槳,信念為向,才可在博弈中駛往無悔的遠方。人生路漫漫,但大而觀之,有同于高三生活,只要有韌勁,有方向,有思想,便可長立于不敗之地,即便是偶有失利,亦可東山再起。
高三是人生的起點,既是學習的起點,亦是為人處世的起點,它的意義非凡,其所給予的挫敗之痛,勝利之喜,以及背后隱藏的諸多道理,都可謂是一生受用,終生受益。
高三幾乎涵蓋了人生的所有大方面,是大學的重要鋪墊,更是一生的伏筆。
正所謂高中可決定人一生的性格與品行,望我們可載著高中所學的正確知識、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結交的良師益友,一同奔向光明的未來。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