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志愿填報一般需考慮哪些因素?
2020-01-23 22:41:36網絡整理
志愿填報時,首先應該認真了解新高考招生錄取的相關辦法和規定,知曉自己所在類別的志愿設置和相應投檔錄取規則。然后,應結合自己的情況及信息進行綜合考慮。基本的考慮包括:
(1)成績的高低。這是考生填報志愿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的層次和專業去向。包括總分、位次、單科成績等。
(2)專業及院校選擇。原來的以院校為基本單位的錄取模式下,對于部分考生,專業、院校的選擇有時候是一個不能兼顧的困難選擇,專業加學校可以更加精準選擇。考生在進行專業類和學校選擇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按以下三種思路去考慮:
一是比較看重選擇專業。如果考生有很強的專業偏好,就可以基于相同的專業類選擇不同的學校。
二是比較看重選擇學校?忌鶕约旱某煽,如果特別希望能到某幾所學校上學,對專業要求不迫切,那就可以基于這幾所學校選擇盡可能多的專業類,增加被這些學校錄取的可能性。
三是對學校和專業均沒有明顯偏好?忌梢约骖欉x擇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志愿組合。
總之,不管考生怎樣填報志愿,都一定要充分考慮自己的考試成績,使填報的志愿有一定的梯度,增加投檔機會。
(3)志愿的篩選及排序。選定專業及院校后,要根據本人意愿(如院校性質、地域、喜歡程度等)排序,正式確定志愿,平行志愿的“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選報志愿辦法仍然應該遵循,要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愿,志愿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