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高考沖刺備考細節曝光!(4)
2020-01-03 10:57:56高考網整理
歷史:活學也要活用
一、基礎知識串成線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體現在歷史課本上,就是很多歷史朝代、發展階段,中間還穿插著人物、故事、文化、經濟等等歷史因素。
同學們可以按照歷史時期,將該階段的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社會的技術創新和變革,重要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梳理,放在一個歷史階段當中,將這些龐雜繁復的基礎知識貫穿起來,進行知識體系的建立,方便日后考試解題時提取知識點。
在一個大板塊的歷史階段中也會有很多細碎的知識點,大大小小,經常有同學會忘記復習,漏掉重點。
這就需要同學們,再將大板塊下的歷史事件,進行分類整理,從而發現他們之間的關聯。
之后,同學們就可以按照時間、人物、事件等進行串聯記憶,理出線索,歷史長河中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就都順理成章地串成一串了。
把一個歷史重大事件與有關的小事件穿成一串,復習時自然會理出線索,在連鎖反應的情況下,才不會遺漏。
▲舉個例子,在先秦這個大的歷史階段下的“夏商和西周(BC2070—BC771)”時期中,可以按照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線索進行小版塊的整理。
在政治上——
(1)王位世襲制:禹傳啟,世襲制代禪讓制。
(2)西周分封制:
分封對象:宗族姻親、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分封目的:鞏固統治。
受封者義務:服從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朝覲述職。王畿:鎬京和洛邑及周圍地區,周王直接統治。分封影響:鞏固了統治、開發了邊遠地區。但地方獨立性太強,不利于國家統一和政治穩定。主要封國:齊魯燕衛宋晉。
(3)西周宗法制:
涵義:以父系血緣親疏為標準劃分政治等級。作用:鞏固秩序、解決矛盾核心:嫡長子繼承、大小宗相對。
在經濟上——
(1)農業:原始農業:水稻和粟最早、刀耕火種;夏商周:耒耜耕作、青銅農具。
(2)手工業:“工商食官”;青銅鑄造。
在文化上——
(1)科技:最早的日食、月食、哈雷彗星記錄。
(2)文字:商朝甲骨文,周代金文。
(3)繪畫:《鸛魚石斧圖》
二、知識點挑著背
(1)記標題:課本上的編章題目、課文里的黑體字標題,最好都背下來。綱目了然于胸,考試緊張到大腦空白的時候,短小精悍的標題如果還記得住,就能幫助你逐漸喚起其它的信息記憶。
(2)記四要素:重要歷史事件中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四要素一定要記牢,用自己的語言記會更容易一些。
至于此外的文字展開部分,現在你只要知道了解精神要義就可以,比如前因后果、意義、經驗等等。
三、活學也得活用
歷史的試題很講究對考生活學活用能力的考查。這次看到的是填空題,或許只有幾個字的答案,下回你遇到的沒準就是簡單題,幾十甚至是幾百字的答案。這就考查同學們對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是否透徹,活學活用的能力如何。
所以在面對一個知識點和相關的考查分支時,同學們需要想清楚,作答長篇的題目,從那幾點展開,如何有理有據、豐富全面;當它變成填空題時,同學們也應知道如果進行縮寫和概括,提取最重要的信息進行作答。
這樣,對一個知識點的掌握,變得比較體系化,你不必每見到一個題目就背一個題目了,大大減輕了背誦和記憶的負擔。也可以讓同學們的答題比較靈活、豐富,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