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通過口訣、公式等方法,突破時區學習的難點
2020-01-01 11:40:25高考網整理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方法,簡單實用的復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用口訣幫助同學們記憶。
即:時刻東進(+)西退(-),日期東退(-)西進(+)。也就是說,時刻向東每過一個時區要加上一個小時,向西每過一個時區減去一個小時。時期向東過日界線要減一天,向西過日界線要加一天。
2.在計算某時區的中央經線時,用公式:
時區數×15°=該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度數。東西經與時區的東西相同。
例如:東八區的中央經線為:8×15°=120°故120°E就是東八區的中央經線。
西八區的中央經線為:8×15°=120°故120°W就是西八區的中央經線。
3.在計算某一經度屬于哪個時區時,用公式:
該度數÷15=商……余數。當余數<7.5時,則為商時區。當余數>7.5時,則為商+1時區,同時,東西與該度數的東西經同。
例如:7.4°E 則為7.4÷15=0……7.4 因為余數7.4<7.5故為0時區
128°E 則為128÷15=8……8 因為余數8>7.5故為東九區。
4.在進行時間換算時用公式
(1)如果處于同時區(即兩個時區同為東時區或同為西時區的),則用:已知時區的時刻+(-)時區差=所求時區的時刻,求靠東時區的用+,靠西時區的用-。
例如:知東八區的時刻為12點,則東十區的時刻為12+(10-8)=14點
(2)如處于不同時區(即兩個時區分屬于東、西兩時區的),則用:已知時區的時刻+(-)時區和=所求時區的時刻,求靠東的時區時用“+”,靠西的時區時用“-”。
例如:知西五區的時刻為3點,則東六區為3+(5+6)=14點
以上兩種情況若所得值大于24,則所求時區的時刻為與24的差,日期加一天。若小于0,則所求時區的時刻為與24的和,日期減一天。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