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成績不斷下降到底都有哪些原因呢?
2019-12-31 10:08:56高考網整理
高中分科后,數學成績不斷下降到底都有哪些原因呢? 數學成績下降這個時候是一個預警,我們都知道在高考中,想要考的高,任何一門科目都不能夠落后,不然等到最后的時候都會影響到自己總成績的。首先肯定是先找出原因,跟自己之前的數學學習對比,看看是哪個方面出現了差錯導致了最終成績的額差距。這樣在未來訓練的時候也能夠抓住重點,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提高成績。以下就是老師給出的建議:
1.堅決地做好提前預習。
在假期的時候,爭取把新學期的數學先自己提前預習。很多數學成績好的學霸,你以為他智商高,很聰明,因為課上老師講的時候,她總是反應很快。其實他是因為課前預習,走在了老師講課的前面。預習的時候,要看自己的能力了,能預習多少就預習多少。預習的時候不能只看,要配以適當的練習。預習的時候,對新學期將要學習的內容,就心中有數了,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在書上做個標記,這些都是今后上課時重點聽的地方。而預習,也能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自己學會的知識,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徹。
數學成績優秀的學生,都采用的是以我為主的學習模式,因為數學光靠聽老師講,是聽不會的。一定要自己主動的學,主動的做題,主動的積累,才可以。那種學習比較被動的孩子,靠老師的輔導,靠家長逼迫出來的好成績,到了高中,就不靈了。
2.要經常對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形成板塊和知識體系。
數學成績中等生跟優秀生的差距就在這一點上。上課聽講也能聽明白,課下做題也能做,但是一考試的時候,數學成績總得不了高分。這種類型的孩子就是缺少對知識的梳理。平時所學都是細碎的知識點,而最后考試的時候是進行綜合性的考試,一道題會運用到很多知識點,這也就是所謂的難題。
只有善于把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整體集裝,形成知識系統,建立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才能更好的解決比較難的數學題。在進行知識梳理的時候,可以運用表格的方式,讓知識結構一目了然,也可以將知識進行類比,形成板塊結構,便于解答同類的問題。也可以從多角度的進行總結歸類比。如可以從數學思想進行分類,也可以從解題方法進行分類,也可以從知識點的應用進行分類,這樣把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專題化,網絡化。
3.用好錯題本。
數學的錯題本,非常重要。要有好的數學成績,必須得刷題。但是如果只單純的做題,不注重糾錯,不注重總結反思,會有種越說越亂的感覺。在錯題本上,記下做錯的題目以及做錯的原因,要寫出正確的解題思路,并總結自己錯誤的點。對于錯題,并不能束之高閣,而要反復的練習,反復的刷錯題。
如果學習基礎比較差,錯的題比較多,抄起來很麻煩,也可以用剪貼的方式。為了使錯題本醒目,可以用紅筆分析錯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以及他在知識網絡中所處的位置,最優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高中的學習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尤其是數學,特別注重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學習方法的靈活性,學習數學不能三分鐘熱度,不能想學就學,不想學就放下,每天都應該堅持一定時間的學習,才能取得最優異的成績。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