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審計大學:經濟衛士看審計這個學校招著985、211的生源,卻沒有保研資格,說來也挺心酸
2019-12-28 19:36:57圣達信文章作者:圣達信
主管單位:
江蘇省
辦學地址:
南京市
前世今生:
學校前身為始建于1983年的南京財貿學院(專科)
1987年,更名為南京審計學院(專科)
1991年,學校由國家審計署主管
1993年,南京審計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
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并入南京審計學院
2011年,成為教育部、財政部、審計署、江蘇省共建高校
2015年,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
特色解讀:
“為審而立、依審而興、靠審而強”。年輕的南京審計大學是與國家審計署同時成立的,也是與中國審計事業同步發展起來的。至今,國家審計署原審計長李金華還擔任著學院的名譽院長。
南京審計大學被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認證為中國唯一的“內部審計教育伙伴”(IAEP)合作級高校,與全球伙伴高校開展學生互換、教師互聘、學分互認、科研合作;被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評為“全球培養ACCA人才最多大學”“白金級培訓機構”;與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INTOSAI)、最高審計機關亞洲組織(ASOSAI)等國際行業組織,美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最高審計機關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美國、法國、巴西、印度、南非等50余個國家審計長受聘學校榮譽教授。
毫無疑問,學校獨步全國的王牌專業是審計學。長期以來,這個專業一直是“養在閨中人未識”,真正引起人們關注的緣由是國家審計署掀起的一年一度的審計風暴。“經濟發展越快,審計越重要”。在這場風暴的背后,人們清晰地感知到審計在我國經濟生活中所肩負的特殊使命,看到了審計的發展和社會對審計人才,特別死高層次人才需求的潛力。
作為全國第一個開辦審計學專業的普通高校,學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現有會計(審計)學、金融學、國民經濟學、行政管理4個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與南京大學聯合培養會計(審計)學、國民經濟碩士研究生。2009年,學校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除了審計學,金融學也是南京審計大學的特色專業。目前開設有金融學(含國際金融方向)、投資學、保險學、信用管理和金融工程等五個本科專業。金融學專業是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金融學類專業為江蘇省高等學校“十二五”重點專業。金融學院依托國家審計署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行業資源,致力于金融風險管理、產業金融與科技金融、金融審計與金融監管等特色學科方向的研究,為我國金融人才培養和地方金融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金融業內稱為“江蘇金融黃埔”。
會計學院目前設有審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三個專業,以及審計學(ACCA)、會計學(中澳合作項目)、會計學(USCPA)、會計學(CPACanada)、會計學(CMA)5個特色專業項目。其中,“會計(審計)學”為江蘇省重點學科、會計學專業為江蘇省特色專業,財務管理專業為江蘇省重點專業類工商管理專業類專業,?國際審計學院、瑞華審計與會計學院掛靠于會計學院,依托本院培養審計學專業國際化特色人才和行業精英人才。?????
特色專業
審計學、金融學、財政學
就業概括
據了解,我國大約需要35萬名審計學方面的專業人才,但目前只有執業人員5萬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國際機構的認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來10年我國需求的15類人才排行榜中,審計學方面的專業人才位居榜首。這大概就是南京審計大學牛氣沖天的真正原因吧。
多年來,審計學專業在江蘇省政府、國家審計署、中國人民銀行的特別關照下,其發展速度和專業水平在國內始終處于領先地位。許多本科生一畢業即被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選中,其余學生也大部分進入國家機關、大型國企和上市公司。
就業區域流向京、津、滬、蘇、浙、粵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畢業生約占80%左右,行業流向相對穩定。每年進入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畢業生約占7%左右,15%左右的畢業生被世界五百強企業錄用,20%左右的畢業生進入國內外各類銀行等金融機構工作,從事國內外各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畢業生約占10%,其中進入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畢業生每年穩定在100人左右。2018屆的3971名畢業生中,國內升學畢業生中,97人進入雙一流大學。出國深造畢業生中,11人進入QS排名前二十大學,102人進入QS排名前五十大學,224人進入QS排名前一百大學。
報考提示:
1、審計學專業人才必須是在文、史、哲、外語、計算機等基礎上,向經、管、法和工程技術方面延伸的多面手,教學能力尤需出類拔萃。
2、盡管學校辦學時間不長,但是由于學校辦學特色鮮明,所以每年的招生分數都很高。其中,審計學專業的錄取分數基本上遠遠高出各地一本控制線。
3、優秀學生大一學年結束后根據學業成績(專業排名前15%)可申請轉專業。新生入學后可報名參加ACCA、IAEP、CMA、CFA項目等特色辦學項目的選拔。通過特色項目選拔考試且試讀期學習合格的同學可轉入相關專業學習。新生入學后還可以參加“經濟與金融國際化創新人才班”、“瑞華精英班”等精英人才班選拔,具體信息以進校后選拔通知為準。
4、為適應社會發展對復合型財經類人才的需求,學校復合出工程審計、金融企業管理、管理審計、法務會計、法務金融、計算機審計、信息系統審計、商務英語等專業方向,培養跨學科復合型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學長學姐說:
知乎網友一:
1、能去985211就去,不要有任何猶豫。在本科階段專業其實沒那么重要的,有句話講“本科生選學校,碩士生選專業,博士生選導師”不是沒有道理的,希望別本末倒置了,如果實在在意專業,你先選個211,進了211后也可以轉專業,可以修雙學位的。
2、大家選財經類學校,心心念念想學財經專業,無非就是覺得財經專業容易賺錢,可以成為電視劇里的穿梭在CBD的高級白領,穿阿瑪尼的成功人士。可是我想說你們真的想錯了,普通學校的財經專業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賺錢的,你看南審,學校里都是各種財經專業,哪怕是中文的,畢業的時候也是人手一張會計證,證券從業證,但畢業生的就業薪資才5000多塊錢。這個薪資在南京大概什么水平呢?新街口的眼鏡店里賣眼鏡的高中畢業生一個月都有5600,江寧區恒大某樓盤的保安每月5400。所以說,你覺得在南審學財經=賺錢,只能說太幼稚了,我已經畢業了班里人的就業情況,薪資待遇水平我還是很了解的,只能說不如當初預期吧,很多人過得很無奈,也很后悔。
3、985211大學的保研率挺高的,基本都在13%以上,加上部分頂尖學生放棄保研選擇出國留學,大部分211的保研率能覆蓋到前20%的人,985的保研率能覆蓋到前30%的人,而南審的保研率是0%,學校壓根就沒保研名額。本人大學期間的成績是專業第五名,專業里有300多人,我的成績放在211里妥妥的能外保到上游985去,(這成績如果在河海的話就能穩保南大,在安徽大學就能穩保中科大,這是我畢業后才了解到的)但在南審就等于屁。別小看人家985211百分之幾十的保研率,這意味著機會,意味著可以改變命運,保研是可以跨專業保的,不一定本科學什么,研究生就只能保什么。現在本科生那么多,好單位的高薪崗位的學歷要求都是研究生起步了,財經類本科畢業直接就業的能干嘛?都是那種最臟最底層的活啊,錢少事多那種,還沒職業上升空間,比如去銀行的全被摁在柜臺上轉崗漲薪都很困難,干了8、9年柜員的南審畢業生大有人在,去中建中鐵的要跟著施工隊,待遇也很一般,去本土八大的加班多工資少。。。
4、為啥會有人說來南審后悔,會斷了以后的路?因為當初大家進來時分都不低,比如我那3個室友拿著去西安交大,中央財經,中南大學,東南大學的分報的南審,沒錄上審計,然后來了金融專業。我當初的高考分也夠60幾家211的投檔線。大一的時候也能轉去ACCA專業,但家里沒錢去上這些比較貴的字母班,字母特色班四年讀下來至少要8萬塊錢的學雜費(不含生活費),于是就留在了金融沒轉專業。但南審金融出路很一般啊,大部分人是回老家的銀行當柜員。其實銀行柜員能否完成業績取決于家里的資源,因為是要拉存款的,國有銀行一個季度300萬的存款任務,股份制銀行一個季度800萬的任務,還有每周都有的各種理財險,基金,貴金屬,信用卡的銷售任務,完不成任務轉崗基本無望(南審很大一部分人的出路是去銀行,關于銀行工作到底如何請在知乎上搜,回答還挺多的)。銀行不去的話,其他地方也沒啥可以去的了,之前的學長學姐都有人在南京賣保險,賣信用卡呢,所以如果從南審金融本科畢業直接就業的話是對不起當初的高考分數的,只能硬著頭皮去考研,這個就相當于重新參加高考了。而當初分比我們低的去211的高中同學大部分都保研了,比如從貴州大學保研到了同濟大學的,從安徽大學計算機保研到天津大學的,從武漢理工大學保研到清華大學碩博連讀的,從江南大學法學保研到南京大學金融工程的。當初高考分不如自己的高中同學人家都有個相當不錯的出路,你在南審只能再次走上考場和300萬考研大軍爭搶那剩下的30%留給考研生的研究生名額,還不一定能考上,你說憋不憋屈?考研考了個不高不低的分數370、380分,要調劑時被本科必須是985、211的條件卡住,人家海南大學,延邊大學,東北農業大學,石河子大學這些末流211的學生調劑都比你優先,你說憋不憋屈?大三結束大四開學的時候,去211的高中同學們紛紛進了保研夏令營,手上有好幾家985的保研offer難以抉擇想聽聽你的意見的時候,在教室做著考研數學1800題,看著磚頭厚的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刷歷年英語真題,做肖秀榮政治三件套的你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境?
5、最后,勸大家分數夠985211投檔線的就去吧,不要猶豫。西安的西安電子科技大,西北工業,西北大學,陜西師范;成都的西南交大,重慶的西南大學,武漢的武漢理工,中國地質,華中農大,華中師范,還有東北師范,哈爾濱工程,東北大學,合肥工大,北京工業大學這些低分211學校真的不差的。(我不清楚現在的分數線情況,上面學校我當年都是可以去的)上面我列的大部分是教育部直屬學校,211該有的諸如保研,就業,競賽,公派出國名額等相關資源一樣都不缺。在這個學歷通脹,一本擴招的年代,上一個985211大學至少在你畢業的十年內對你的人生走向會產生重要影響,比如升職,跳槽,轉行,深造等等,越高端的行業和單位越看重本科出身。(我說的是普通人。家里有礦或者有貴人相助的除外,比如我知道的某個曾上過官微被當作精英校友宣傳的人,家里親戚是海通證券總部的某高管,這種背景牛逼的自然不在我說的范圍內啦!)
附上最新的部分高校保研率排名。這里面的蘭州大學,地礦油,北化等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可以去的吧。某些雙非也能保研且保研率不低,那為啥招著985211生源的南審連保研資格都沒有呢?
知乎網友二:
先說一下我的情況:重慶理科考生進南審金融學院,與我同分的同學在重慶大學、湖南大學這類比較靠后的985,在江蘇,除南大東大外,其他211學校都能上。在全國除了財經類211應該都是能上的,當初西財分也是夠的,正好超過了兩分,但沒有敢報。老鄉當中進審計學的基本是就是中流985的分數了。
這個志愿是我情急之下改的,當時填了中國農業大學(985in北京)、北京科技大學(211)、湖南大學、重慶大學、中南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很遺憾,在填報志愿結束前30分鐘迫于壓力改為了第一志愿:南審。
家里人目光比較短淺,一直跟我強調“就業”的問題。說我去學生物、學化學啥的不適合女孩子不好就業,我自己人生觀價值觀也沒有形成,加上考差了,也沒有認真研究過那一分數層次的大學,就服從了。
大一軍訓就覺得有點不對勁,聽見周圍的人說蘇大怎么怎么樣、南師大怎么樣、南航南理工怎么樣……我就納悶了,南審難道不是省內除了南大東大外最好的學校嗎?(別笑,我當初就以為分數越高學校越牛逼,其實是在省外虛高)
雖然有這種疑惑,也感到不解,但大一嘛,對社團活動啥的一吸引,感覺什么都新鮮,就沖淡了對學校的考量,也沒有去真正想過這個選擇會給我造成怎樣的影響。當初參加了字母班和精英班選拔考試,都通過了,覺得自己太牛了,沾沾自喜,沉浸在其中。
大二開始,當一切新鮮感都沖淡了,生活歸于平靜,就開始思考大學最核心的問題了,我要去哪?
這時我才了解到,四大竟是天花板了。(先不說特別牛的某某學姐學長去了投行,這是個例,也有背景加持,我只是個普通的窮人,沒有社會資源,唯一的工具就是學習。)
放假參加高中同學聚會,怎么別人都在討論學長學姐保送清華直博?什么玩意?好高級?我審呢?啊?不好意思,沒有保研資格。
看高中同學分享一些大牛老師,驚嘆于別人大學的老師怎么可以這么牛,自己偷偷百度面前老師的背景,啊,有點尷尬,轉念一想,我校就是高等金融專科學校發展來的呀,理解理解吧,還要什么摩托車。
大三了,暑假,備戰研究生考試。當初跟我高考分數一樣的同學來南京了,問她干啥呢?人家來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夏令營。也去了十四所的夏令營。最后斬獲十四所offer。她的情況是在重慶大學保研比例線上,剛剛好的地方。我一個備戰211的人,還不一定考得上,真的覺得顏面無存。
大三,十月份,也就是大多數高中同學九推結果出來之時,可以比較一下,在211、985保研是多么爽,那種直通渠道,和等級的躍升,真的是費力考研千軍萬馬獨木橋不了的,我常在想,我當初要是回去復讀,就算少考20分,好好填志愿,去一個能保研的學校,按部就班學習,一個中上游的績點,就能去輕松推免去更高的平臺了。可惜沒有如果。
這是去向:
以我的分數理科628為參考線
我——南審——考研211,還不一定考得上。
628分——重慶大學——九推電子科技大學
570+——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九推中國科學院大學
570+——貴州大學——九推四川大學
570+(文科)——江西財經大學(雖然雙非,但應用經濟學評估是A上下)——西財、湖南大學、廈門大學offer
說這么多,其實最大的感悟就是要珍惜和重視人生中的每一個選擇吧,一個混沌的志愿可能會對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這時候跟別人比(同一出發點)會發現差距越來越大,追都追不上。我不討厭南審,她只有36年歷史,她本應如此。
只是遺憾。
希望學弟學妹都好好對待自己的志愿,看遠一點。南審是在飛速發展,但你的大學只有4年,就算她一百年后成為財經界的第一,也和你未來的100年沒有任何關系,懂我意思嗎?
說明一下:我不是有的網友看完可能想象的那種只會抱怨吐槽不努力的人,自認為,績點還是比較靠前,獎學金也有拿,證書也有考,有500強和某內資會計師事務所實習,但是比賽參加的比較少,但至少不是咸魚吧。
如果這個回答傷害到了一些熱衷宣傳母校的朋友的心,我很抱歉。
有時候很羨慕那些超常發揮考上南審的同學,大學的基調就是快樂的、是賺了的,就不用考慮那么多事情了,也沒有那么多peerpressure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