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數學函數知識點總結(2)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19-10-16 12:32:38
函數知識點總結篇三
一次函數
1.一次函數定義與定義式:
自變量x和因變量y有如下關系:
y=kx+b
則此時稱y是x的一次函數。
特別地,當b=0時,y是x的正比例函數。
即:y=kx(k為常數,k≠0)
2.一次函數的性質:
1.y的變化值與對應的x的變化值成正比例,比值為k
即:y=kx+b(k為任意不為零的實數b取任何實數)
2.當x=0時,b為函數在y軸上的截距。
3.一次函數的圖像及性質:
(1)作法與圖形:通過如下3個步驟
a 列表;
b 描點;
c 連線,可以作出一次函數的圖像——一條直線。因此,作一次函數的圖像只需知道2點,并連成直線即可。(通常找函數圖像與x軸和y軸的交點)
(2)性質:
a 在一次函數上的任意一點P(x,y),都滿足等式:y=kx+b。
b 一次函數與y軸交點的坐標總是(0,b),與x軸總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數的圖像總是過原點。
(3)k,b與函數圖像所在象限:
當k>0時,直線必通過一、三象限,y隨x的增大而增大;
當k<0時,直線必通過二、四象限,y隨x的增大而減小。
當b>0時,直線必通過一、二象限;
當b=0時,直線通過原點
當b<0時,直線必通過三、四象限。
特別地,當b=O時,直線通過原點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數的圖像。
這時,當k>0時,直線只通過一、三象限;當k<0時,直線只通過二、四象限。
4.確定一次函數的表達式:
已知點A(x1,y1);B(x2,y2),請確定過點A、B的一次函數的表達式。
(1)設一次函數的表達式(也叫解析式)為y=kx+b。
(2)因為在一次函數上的任意一點P(x,y),都滿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個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
(3)解這個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數的表達式。
5.一次函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1)當時間t一定,距離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數。s=vt。
(2)當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時間t的一次函數。設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6.常用公式:
(1)求函數圖像的k值:(y1-y2)/(x1-x2)
(2)求與x軸平行線段的中點:|x1-x2|/2
(3)求與y軸平行線段的中點:|y1-y2|/2
(4)求任意線段的長:√(x1-x2)’2+(y1-y2)’2(注:根號下(x1-x2)與(y1-y2)的平方和)
二次函數
1.定義與定義表達式
一般地,自變量x和因變量y之間存在如下關系:
y=ax’2+bx+c
(a,b,c為常數,a≠0,且a決定函數的開口方向,a>0時,開口方向向上,a<0時,開口方向向下,IaI還可以決定開口大小,IaI越大開口就越小,IaI越小開口就越大.)
則稱y為x的二次函數。
二次函數表達式的右邊通常為二次三項式。
2.二次函數的三種表達式
一般式:y=ax’2+bx+c(a,b,c為常數,a≠0)
頂點式:y=a(x-h)’2+k[拋物線的頂點P(h,k)]
交點式:y=a(x-x?)(x-x?)[僅限于與x軸有交點A(x?,0)和B(x?,0)的拋物線]
注:在3種形式的互相轉化中,有如下關系:
h=-b/2ak=(4ac-b’2)/4ax?,x?=(-b±√b’2-4ac)/2a
3.二次函數的圖像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作出二次函數y=x’2的圖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數的圖像是一條拋物線。
4.拋物線的性質
(1)拋物線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為直線
x=-b/2a。
對稱軸與拋物線唯一的交點為拋物線的頂點P。
特別地,當b=0時,拋物線的對稱軸是y軸(即直線x=0)
(2)拋物線有一個頂點P,坐標為
P(-b/2a,(4ac-b’2)/4a)
當-b/2a=0時,P在y軸上;當Δ=b’2-4ac=0時,P在x軸上。
(3)二次項系數a決定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和大小
當a>0時,拋物線向上開口;當a<0時,拋物線向下開口。
|a|越大,則拋物線的開口越小。
(4)一次項系數b和二次項系數a共同決定對稱軸的位置
當a與b同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左;
當a與b異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右。
(5)常數項c決定拋物線與y軸交點
拋物線與y軸交于(0,c)
(6)拋物線與x軸交點個數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2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1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沒有交點。X的取值是虛數(x=-b±√b’2-4ac的值的相反數,乘上虛數i,整個式子除以2a)
5.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
特別地,二次函數(以下稱函數)y=ax’2+bx+c,
當y=0時,二次函數為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稱方程),
即ax’2+bx+c=0
此時,函數圖像與x軸有無交點即方程有無實數根。
函數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方程的根。
函數知識點總結篇四
⑴集合與簡易邏輯:集合的概念與運算、簡易邏輯、充要條件
⑵函數:映射與函數、函數解析式與定義域、值域與最值、反函數、三大性質、函數圖象、指數與指數函數、對數與對數函數、函數的應用
⑶數列:數列的有關概念、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數列求和、數列的應用
⑷三角函數:有關概念、同角關系與誘導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簡、證明、三角函數的圖象與性質、三角函數的應用
⑸平面向量:有關概念與初等運算、坐標運算、數量積及其應用
⑹不等式:概念與性質、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證明、不等式的解法、絕對值不等式、不等式的應用
函數知識點總結篇五
空間兩條直線只有三種位置關系:
平行、相交、異面
1.按是否共面可分為兩類:
(1)共面:平行、相交
(2)異面:異面直線的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異面直線判定定理:用平面內一點與平面外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不經過該點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范圍為(0°,90°)esp.空間向量法
兩異面直線間距離:公垂線段(有且只有一條)esp.空間向量法
2.從有無公共點的角度可分為兩類:
(1)有且僅有一個公共點——相交直線
(2)沒有公共點——平行或異面
直線和平面只有三種位置關系:
在平面內、與平面相交、與平面平行
①直線在平面內——有無數個公共點
②直線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這個平面內的射影所成的銳角。
空間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規定:
a、直線與平面垂直時,所成的角為直角
b、直線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所成的角為0°角
由此得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圍為[0°,90°]
最小角定理:
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線與該平面內任一條直線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
如果平面內的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與這條斜線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
如果一條直線a和一個平面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線a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a的垂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于這個平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
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③直線和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定義:
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沒有公共點,那么我們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函數知識點總結篇六
(1)兩個平面互相平行的定義:
空間兩平面沒有公共點
(2)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兩個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兩個平面相交-----有一條公共直線。
a、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內有兩條相交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交線平行。
b、相交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內的一條直線把這個平面分成兩個部分,其中每一個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圍為[0°,180°]
(3)二面角的棱:這一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